医学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 毒理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人物 毒理学相关记录53条 . 查询时间(1.801 秒)
王婷,研究领域主要涉及环境毒理学、肿瘤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目前,研究方向为环境因子促癌的分子机制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环境因子信号转导和基因表达调控,揭示环境因子促癌 的分子和细胞学机制,为阐明肿瘤化学病因与发病机制、寻找新的生物标记物和潜在的药物靶点、以及肿瘤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新的科学依据。作为课题负责人,已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等资助项目1项。在Internati...
金若敏,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75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专业,同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任职。1978年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参加全国药理教师进修班(教育部主办)一年,1985于安徽医科大学参加高等学校药理助教进修班,通过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学习;1999晋升为研究员。从事药理学中药药理教学与药理毒理研究工作38年,主要研究方向:中药毒理与药理研究。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药理教研室主任、药物安全评价研究...
黄振烈,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毒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第一届毒性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分会委员会第五届常务委员,广东省毒理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第一届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秘书长,广东省预防医学会第五届中毒控制与毒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健委化学品毒性鉴定质量考核专家,广东省科技厅和广州市科创委科...
郝丽英,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药物毒理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心脑血管药理学、离子通道药理学、药物毒理学;电子邮箱:lyhao@cmu.edu.cn。现任药学院药物毒理学教研室主任。1998年日本鹿儿岛大学获博士(医学)学位,1998至2005年鹿儿岛大学医学部工作,2006年作为引进人才回国,获辽宁省高端引进人才项目资助、辽宁省“百千人才工程”百人层次、沈阳市“高层次人才”领军人才。中国生理...
靳翠红,教授、博士生导师,卫生毒理教研室。研究方向:环境因素的神经毒性机制;金属毒理学。
杨敬华,教授、硕士生导师,卫生毒理教研室。研究方向:神经毒理和金属毒理。2014-至今:中华预防医学会辽宁省分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 委员。
霍霞,汕头大学医学院环境医学与发育毒理学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科研处处长。1998年获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博士学位。1990.11-1992.2德国哥廷根大学胚胎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5.3 – 2006.3美国德州大学安德森肿瘤中心、德州大学医学部访问学者。近30年来讲授过《组织学与胚胎学》、《分析细胞学技术》、《生物超微结构与电镜技术》、《细胞培养》、《医学科研方法》、《医...
袁建辉,1993年7月毕业于原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2004年7月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肿瘤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2009年7月毕业于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2004年7月起在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毒理学评价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任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毒理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分别于1989年和199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和理学硕士学位。现为军事医学研究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军核辐射损伤医学防护》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市《放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中国代表技术顾问,中国毒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毒理学会放射毒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核学会理事,国家放射卫生防护标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学术职...
徐新云,1963年出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后,硕士导师,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毒理研究所副所长。1984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现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大学毕业后在湖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工作(现更名为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1990年获华西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97年-2000年美国NOVA大学博士后,2000年回国到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2001年晋升主任医师,2003年任...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主任,衡阳市人大代表、中国民主同盟南华大学总支部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湖南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南省健康管理学会营养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湖南省第十届青年联合会常委、衡阳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曾评为学校“德育先进工作个人”、“优秀教师”、“师德先进个人”、湖南省“优秀...
洪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贵州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毒理学会教育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地方病协会氟砷专委会委员、贵州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副理事长、贵州省预防医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贵州省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环境与职业医学》、《中华地方病学杂志》编委及《毒理学》、《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特约审稿人员。
安艳(1969.09-),女,辽宁省营口市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曹毅,男,1967年3月出生,教授,医学博士,苏州大学卫生毒理学系主任,硕士生导师,注册核安全工程师。中国毒理学学会遗传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神经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电磁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时间生物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毒理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毒理学会放射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范骁辉,副院长、药物信息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1.12-至今 浙江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生导师,2007.11-2011.12 浙江大学药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1. 网络方剂学2. 中药系统毒理学3. 中成药二次开发的转化科学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