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口腔医学 >>> 口腔组织学与口腔病理学 >>>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人物 口腔组织学与口腔病理学相关记录93条 . 查询时间(4.037 秒)
郭丽宏 女 口腔生物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生年月:1972年8月科室:口腔生物学教研室研究方向及专长:龋病的病因学研究与防治。
和璐 女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及专长:龈沟液取样方法学的研究;牙周炎发病机制的研究(牙周炎组织破坏的酶学变化,炎症因子在骨组织破坏中的作用机制的体外研究);牙周炎与全身疾病的相互关系(低体重早产、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口臭的诊疗及微生物学特点。目前工作主要集中在后两者。擅长于牙周病学的临床科研工作和牙周疾病的系统诊治。
谢秋菲,女,1955年10月3日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1988年晋升为修复科主治医师。1998年于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毕业获牙医科学博士(Doctor of Dental Science)。1998年晋升为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003年8月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2005年聘为博士生导师。2002年在芬兰图尔库大...
王嘉德,女,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牙髓生物学研究和牙体牙髓病学临床研究,牙齿咬合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楔状缺损致病因素、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的研究,高等口腔医学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并取得重大研究成果。
胡文杰 男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出生年月:1967年11月科室:牙周科 研究方向及专长:口腔与胃内幽门螺杆菌关系的研究、牙周病的规范化治疗、牙周治疗和口腔各学科的综合治疗设计、前牙美学修复设计和牙周准备、各种牙冠延长术。
华红 腔黏膜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科副主任。出生年月:1966年6月科室:中医黏膜科研究方向及专长:口腔黏膜病诊治,口腔中西医结合。
李刚 男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出生年月:1970年2月科室:口腔颌面放射科研究方向及专长:主攻研究方向是数字化口腔医学影像,
李盛琳 女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副研究员 硕士生导师 出生日期:1953年 1月 科室:口腔颌面外科 研究方向及专长:主要进行口腔疾病的基础研究:口腔肿瘤发生及转移机制研究 颌骨破坏与修复机理的研究 口腔材料及器械安全性能生物学评价
刘鹤 女 儿童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生年月:1969年5月科室:儿童口腔科研究方向及专长:儿童口腔疾病诊治,牙髓干细胞
刘宏伟 女 中医粘膜科主任医师、教授、教学办公室主任。出生年月:1961年4月 研究方向及专长:口腔粘膜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治、口腔粘膜病癌前病变的防治、糖尿病患者口腔口腔粘膜疾病的防治、艾滋病患者口腔粘膜疾病的防治。
刘宇 男 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生年月:1961年4月 科室:口腔颌面外科研究方向及专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血管畸形发病机理及治疗,牙槽外科疾患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刘玉华 女 修复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出生年月:1962年10月 研究方向及专长:固定义齿,牙体缺损的诊断及治疗。
栾庆先 男 北大口腔医学院牙周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牙周科副主任出生年月:1964年11月研究方向及专长:牙周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与全身系统疾病的关系,牙周疾病的诊断和系统治疗。
毛驰 男,1966年5月出生于浙江。现任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肿瘤学组成员,《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主要从事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治、显微外科及修复与重建外科的临床和科研工作。
彭歆,男,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及硕士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获博士学位。2005年作为名誉副教授在香港大学牙医学院访问交流。2006年被评为“北京地区百名优秀青年医师”。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涎腺疾病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头颈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医学考试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协会成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