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遗传学 >>>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人物 作物遗传学相关记录645条 . 查询时间(0.973 秒)
王元琮,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玉米氮信号通路关键基因鉴定和生物信息学研究。主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主创新基金。目前的研究方向为玉米氮相关转录因子功能的鉴定分析和玉米基因组学研究。研究成果在The Plant Journal,New Phytologist,BMC genomics 等期刊杂志发表。
杜建厂,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豆类作物基因组和生物信息学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等项目10余项。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豆类作物基因组数据解析与数据挖掘,豆类作物系统进化与亲缘关系研究,豆类作物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豆类作物转座子相关研究等。近五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期刊收录论文1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常年担任Plant Physiology、Pla...
王丹,女,1988年10月出生,汉族,籍贯内蒙古包头市,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讲课程:园艺作物育种学,植物组织培养学实验,生物统计学。研究方向:马铃薯遗传育种。代表性论文8篇,主持或参与项目7项,获奖2项。
赵涵,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玉米功能基因组和生物信息学研究。主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专项和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目前的研究方向为玉米氮高效利用的遗传解析和玉米杂种优势群专化分子标记开发并用于辅助育种研究,构建了玉米氮响应的遗传调控网络,确定了部分关键的节点转录因子,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和大数据分析获得的分子标记已筛选出2000余份背景明确的优良自交系。近五年...
李余生,1965年11月生,江苏东台人,博士,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3项、省级项目7项。在国内外较早开展水稻对稻曲病抗病性遗传及重要基因挖掘研究,鉴定出一批表现中抗以上的种质资源,挖掘出一批与抗病性相关的基因,其中有2个稳定遗传的抗病基因已在抗病种质创新和品种抗性改良中得到应用。育成品种6个,获得省奖1项、市奖3项,授权品种权1个。
张亚东,男,1978年11月出生,江苏靖江人,2003年扬州大学农学硕士毕业,2014年南京农业大学农学博士毕业,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及栽培技术推广。近5年主持承担国家和省级研究项目8项,建立了一套适合于江苏省稻米食味品质评价体系,开展功能基因和优良食味的新品种的聚合育种,协助育成南粳46等系列优良食味品种,并制定配套原种提纯、精确定量灌溉、品质保优技术规程;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余桂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小麦的遗传育种研究。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7项。构建了小麦的转基因平台, 将10余个与小麦抗逆、抗病、抗虫和品质相关基因成功导入大面积推广品种宁麦13和扬麦16中,获得了一大批抗病、抗逆和品质改善的小麦转基因种质材料。获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授权专利16项。
张旭,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小麦分子遗传与分子育种。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省级项目4项。针对小麦赤霉病这一世界难题,通过表型鉴定及抗性基因分子溯源,筛选发掘出抗病性良好且稳定的优异抗源10余份;利用分子定位、关联分析等技术,探明小麦抗病基因pQTL及eQTL位点,并开发育种家易于利用的实用型分子辅助选择标记;利用标记的前景与背景选择,构建小麦染色体片段置换系,更有效地对重要目标性状进行精...
姚金保,硕导,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麦类作物研究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10余项。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国内率先开展弱筋小麦品种遗传改良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创造性成果,创制了国内首个弱筋品质稳定的优良骨于亲本宁麦9号小麦品种,揭示了其重要农艺性状遗传传递规律,提出以宁麦9号为核心亲本结合株型改良的弱筋小麦产量、品质、抗性协同改良的技术策略,带领研究组在弱...
马鸿翔,二级研究员,主要从事小麦生物学与遗传育种研究,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人社部及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粮食生产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二层次培养对象、六大人才高峰A类项目资助对象等荣誉称号。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5项。定位了望水白、宁894037、苏麦3号等抗源赤霉病抗性QTL,开发了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
王才林,1959年4月生,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现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执行专家组成员、江苏省水稻协作攻关组首席专家、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水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先后获得国家先进工作者、江苏省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先进工作者、第九届南京...
张翰风,郑州大学农学院硕士生导师,讲师,主要以拟南芥、油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关键基因的表达模式、蛋白水平修饰以及遗传表型分析的探索,阐明其响应环境胁迫的分子机制。
郭佳林,郑州大学农学院硕士生导师,讲师,研究兴趣、领域:小麦农艺性状的遗传发育及遗传育种;芦竹的快繁技术建立及遗传改良。
王铭,男,1986年8月生,山西太谷人,民盟,硕士。本硕均就读于山西大学,2011年7月毕业于山西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作物遗传育种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12年4月到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工作。获得专利:王铭等,一种新型的西瓜种植大棚用立体培育架,2019,中国,ZL 2018 2 1351895.3。获得学术奖励:王铭(3/10),移动式大棚早熟优质高效西瓜栽培技术,山西省科技厅,山西省农...
吴慎杰,男,1971.04生,博士学位,副研究员,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山西省生物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山西省农业生物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西省藜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棉花遗传育种工作,发表论文40余篇(多次在Nature plants, Molecular plant, 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The Plant C...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