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光学 >>> 几何光学 物理光学 非线性光学 光谱学 量子光学 信息光学 导波发光 发光学 红外物理 激光物理 应用光学 光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56-270 共查到人物 光学相关记录864条 . 查询时间(1.892 秒)
张宇锋,厦门大学物理系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利用基于实验室或同步辐射的x射线光谱学,结合电子显微学以及热分析等方法,研究新能源材料的电子和化学结构,分析相关器件性能优化途径和物理机理。科研基金:1.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氧化锌/碳化硅异质结生长机制与能谱结构研究,2017-2020,4万元;2.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研究非晶碳化硅的电子和化学结构对其在光解水制氢应用中的影响,2...
李艾华,厦门大学物理系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镧系离子发光;等离激元调制发光。著作:(1) 孙亮、李艾华、代丽、王藩侯、高曾辉、李强. 稀土离子掺杂铌酸锂晶体的光谱特性,科学出版社. 30万字,2013;(2) 郑植仁、吴文智、李艾华. 光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47.2万字,2015。
乌云其木格,女,蒙古族,1964年11月出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凝聚态光学性质。五.获奖情况:[1] 2002 年12 月,作为副主编编写的内蒙古自治区统编教材《热学》在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大中专蒙古文教材评审工作中获一等奖。[2] 2004年11,所参加的项目《基础物理教学改革实验》获内蒙古民族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3] 2011年11月,荣获内蒙古民族大学第四届“优秀教学质量奖”。[4] 2...
丁朝华,女,蒙古族,1962年10月出生,硕士研究生,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尔沁学者。1984年7月,本科毕业于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物理系物理教育专业。2003年7月,硕士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理论物理专业。1984年7月参加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凝聚态光学性质和低维量子系统电子性质的研究。获奖情况:(一)2015年12月,被评为内蒙古民族大学优秀本科生指导教师。(二)2014年7月,...
赵翠兰,女,汉族,赤峰市人,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尔沁学者,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农林水工作委员会委员。毕业于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曾任学院副院长、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固态量子信息、凝聚态光学性质。一直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被SCI、EI检索20多篇。先后主持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内蒙古高等学校重大科研项目,2项内蒙古高等...
王海华,男,1978年生,理学博士,教授,2005年起在吉林大学物理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08年在吉林大学物理学院获得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相干驱动系统中原子相干效应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具体利用稀土掺杂晶体开展了光脉冲速度减慢与可逆存储、相干增强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空间光场的存储与相干转换等光信息相干调控的研究;利用冷原子系统开展了通过腔内增强相干效应实现多光束相干控制的研究。已在Appli...
张庆斌,男,198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2011年于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获物理电子学博士学位。2010年3月至2011年5月期间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激光技术实验室做International Program Associate。 2011年9月起在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担任讲师。后升为副教授。主要从事基于光参量放大的超短超强中红外激光脉冲产生、基于高次谐波辐射的超快X射线光源产生及应用等...
张朴,副教授。2014.12至今,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长期从事纳米光学中等离子激元物理特性及其应用的理论研究,我们主要采用时域密度泛函理论、非局域光学等量子理论研究金属光学天线等纳米结构中等离子激元的量子特征,光学天线与固体单量子系统(例如有机单分子)的相互作用体现出丰富的物理现象,对固体量子光学基础理论和量子信息等应用都具有实际意义。
熊豪,男,1986年12月出生。2009年6月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应用物理学专业。2013年6月获华中科技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13年7月起为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师。副教授。主要从事主要从事非线性光学和量子光学方向的研究,具体包括柱面电磁波在非线性介质中传播的非线性效应的研究,以及光机械系统中高阶边带和非微扰效应的研究。博士课题是柱面非线性光学的相关效应的研究,该课题旨在寻找新的数学和...
吴英海, 2009年7月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2014年8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2014年8月至2017年7月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量子光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8月起任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拓扑物态,量子气体,量子光学等方面的研究,迄今已在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0余篇。
司留刚,男,1983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2006年河南大学毕业,2008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理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11年7月起为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教师。副教授。目前承担本科生课程《光电技术》和《物理实验》的教学,科研上主要从事非线性光学、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方向的基础理论研究;目前,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金号:11204096,起止年月:2013.01...
龙华,女,博士,副教授,中共党员,1977年出生于湖南省绥宁县。1999年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微电子技术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留校工作,2002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激光研究院物理电子学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电子学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从1999年起一直从事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方面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目前主要从事纳米光子学和材料超快动力学方面的研...
林国平, 副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多年来一直从事极高品质因素光学谐振腔的研究工作:首次实现基于稀土氧化物纳米晶体的激光器,并报道室温下阈值低至65 nW的连续激光器。首次制备基于BBO非线性晶体的回音壁光学谐振腔,提出一种新型相位匹配技术并实现高效率的二次谐波紫外激光输出。首次制备了品质因数在一亿以上的氟化钡晶体光学谐振腔,并实现了低阈值的布里渊激光器、拉曼激光器和光学频率梳。已发表SCI学...
邓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18.11-至今:华中科技大学 - 物理学院 - 副教授 - 在职。本人目前主要在光学频率标准(optical frequency standard)研究组从事离子阱和铝离子光频标的研究,目的是研究精度在E(-18)量级的光频标。同时也从事碘分子稳频激光器技术的研究。在这些领域发表论文10余篇。
张洁,女,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2001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获硕士学位。2008年6月毕业于德国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Friedrich-Alexander University Erlangen-Nürnberg)物理系获博士学位。2008年6月-2010年6月,德国马普光学所(Max-Planck Institute for the...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