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艺术学 >>> 戏曲 >>> 戏曲史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人物 戏曲史相关记录47条 . 查询时间(1.919 秒)
于建刚,男,副教授,文化交流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72年出生,1996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获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国戏曲学院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中国戏曲史,戏曲民俗学,中外文化交流史。
黄仕忠,男,1960年11月出生,浙江诸暨人。1989年6月获文学博士学位。1989年7月晋升讲师,1992年11月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1999年6月晋升为研究员。1998年遴选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3月遴选为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历任中山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所元明清文学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所长。 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戏曲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近期工作。
马彦祥(1907――1988),著名戏曲史家、戏剧活动家、戏剧理论家、导演。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顾问。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历任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北京京剧史研究会会长、文化部顾问、中国戏曲学会顾问等职。著有《戏剧概论》、《戏剧讲座》、《二簧考源》、《秦腔考》、《彦祥漫谈》等。曾主编《戏剧》、《戏剧时代》、《新戏曲》、《语林》等期刊和副刊。经手编辑的还有...
张庚,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生于1911年,卒于2003年。著名戏曲史家、戏剧理论家、戏剧教育家。曾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兼研究生部主任、名誉主任,《文艺研究》主编,以及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中国戏曲学院院长、《戏剧报》主编、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及名誉主席、中国戏曲学会会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中国戏曲志》主编等职。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主要论著有《戏剧概论》、《论新...
潘仲甫,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1928年生,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49年毕业于天津育德学院,1951年调入中国戏曲研究院。主要成果:发表论文主要有:《清代乾嘉时期京师“秦腔”初探》,收入《梆子声腔剧种学术讨论会文集》,1984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河北梆子声腔的来源、衍变及其发展》,收入《梆子声腔剧种讨论文集》,1989年三秦出版社出版;《南戏的遗唱》,收入《南戏论集》,1988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
李宗白,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1928年3月生,辽宁省辽阳市人,1949年3月考入华北大学,同年参加革命,在湖南省军区政治部宣传部担任宣教干事。早期经常写一些舞台演出的评论、介绍,以及中国京剧院新戏创作与上演的报导。1979年后参加《中国京剧史》编写,主攻方向改为史的研究。1985年被聘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30卷本《中国戏曲志》编审员。主要成果:发表的著述主要有:《试谈京剧“柳荫记”艺术改革的片断》(...
余从,1931年生人。原名徐灵寿,山西五台大建安人。1949年结业于华北大学三部音乐科,至1955年就职于中央戏剧学院,师从周贻白教授攻读中国戏剧史专业,任助教。后调入中国戏曲研究院,1976年至1997年在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所长。主要成果:专著《戏曲声腔剧种研究》、《中国戏曲史略》(与人合作)。
包澄洁,研究员,1942年9月15日生,吉林省柳河县人,中共党员。主要从事戏曲声腔剧种史、戏曲音乐及曲艺史、曲艺音乐研究。在《中国戏曲志》编纂过程中,参与组织并参加了全部30卷书稿的审稿活动,负责“音乐”部类书稿的审读和编辑加工,并为《广东卷》等7部书稿之责任编辑。审阅书稿约3000余万字。其间,对全国戏曲剧种的音乐,从每一种格式、每一支曲牌到每一剧种音乐结构形态的确定,均做了仔细鉴别,并对戏曲音...
宋波,1962年出生,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曾合作出版了《中国戏曲史》、《京剧――京城戏曲的文化整合》,著有《昆曲的文化传播》,参与过大型画册《京剧大师程砚秋》、图文集《京剧》的文字工作,在一些专业刊物上发表过学术论文。现参加了科研课题《昆曲艺术大典》“音乐典”和《中国戏曲近代史》的工作。
 谢拥军,女,戏曲研究所副研究员,《戏曲研究》编辑部主任,主要从事明清戏曲史论研究、田汉戏剧研究、戏曲刊物编辑工作。先后发表论文、评论《诗,田汉戏剧创作的审美中介》、《抗战时期田汉戏曲创作实践初探》、《温州瓯剧启示录》、《汤显祖剧作审美论》、《昆曲与文人趣味》等三十多篇,合作出版了《中国戏曲史》、《昆曲与文人文化》。
黄振林简介     黄振林       < 2008/1/3
黄振林,1958年出生,江西临川人。现为东华理工大学文法与艺术学院院长、教授,江西省高校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戏剧资源研究中心教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现代戏剧理论和地方戏曲研究。出版《成熟论》、《临川地方戏剧史》、《舞台绝唱》《宜黄腔流变史》等专著。在《新华文摘》、《文艺理论与批评》、《艺术百家》《天津师范大学学报》《江西社会科学》《甘肃社会科学》《浙江艺术...
沉痛悼念著名戏曲史家胡忌先生          < 2008/1/2
名戏曲史专家、江苏省昆剧院研究员胡忌先生因病于2005年4月8日在南京逝世,享年74岁。 胡忌先生,字仲平,浙江奉化人,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1957年,年方26岁的胡忌先生出版《宋金杂剧考》一书,奠定其作为著名戏曲史家的地位;1989年他和刘致中先生合著的《昆剧发展史》,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备的昆剧史著作;近年他和陈多、洛地等先生共同组织、编辑、出版了《戏史辨》(1-4辑),在学术界产生重...
胡金望个人简介          < 2007/12/17
胡金望:1952年12月生,安徽东至人,文学博士。现为漳州师范学院科研处长,中文系教授,安庆师范学院兼职教授,福建省古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曾任安徽省古籍整理编审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高校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主攻方向为元明清文学,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其中在古典戏曲研究方面有:《关于元曲[斗虾蟆]的句格——答王季思先生》、《古代历史剧选材的特点》(1985年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古代历史剧创作特色初...
贾志刚,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评议委员会委员,中国戏曲导演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出版过学术专著《迈向现代的古老戏剧》、《戏曲体验论》、《昆曲表演艺术论》(合著),参加了《中国当代戏曲史》、《中国戏曲表演史论》、《新时期文艺主潮论》、《黄河文化丛书 .艺术卷》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有关章节的撰写,均已出版。发表学术论文及评论文章60多篇。
刘文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员。曾承担国家社科重大科研项目《中国戏曲志》的编辑出版工作和《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中国近代戏曲史》、《西北人文资源数据库•民间戏曲》等国家重点项目,出版有《山陕商人与梆子戏》、《梨园英华》、《百年梨园春秋》、《中国戏曲文化图典》、《中国戏曲文化史》等戏曲专著。2000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系统优秀专家称号。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