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 物理力学 >>> 高压固体物理力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高压固体物理力学相关记录23条 . 查询时间(2.726 秒)
2024年2月1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吴灿荣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在Science Advances合作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Recognition and Activation of the Prostacyclin Receptor by Anti-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Drugs”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利用冷冻...
2023年11月10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命泰团队联合合肥工业大学副教授陈俊伟,在新型太阳电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提出了并联平板异质结(PPHJ)太阳电池策略,并创造了Sb2S3太阳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纪录(8.32%)。
2023年4月28日,中科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计算物理与量子材料研究部丁俊峰研究员团队发现二维层状半导体PbI2在压力下,半金属转变诱导的光电性能显著增强,并将光谱响应范围拓展到红外波段。相关结果发表在Advanced Optical Materials上。
2022年11月1日,国际学术期刊《Surfaces and Interfaces》在线发表了题为“One-step method to prepare coccinellaseptempunctate-like silver nanoparticles for high sensitivity SERS detection”(IF= 6.137)的文章,报道了中科院海洋所和中科院物理所合作,制备...
2022年6月22日,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计算物理与量子材料研究部王贤龙课题组在稳定高压合成金刚石烯研究上取得新进展,研究表明B和N掺杂不但能够调控其电子结构性质(半导体、金属、超导),而且能够降低形成能,增强金刚石烯在常温常压下的稳定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B上。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极端环境量子物质中心团队副研究员刘晓迪与北京高压科学中心、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利用金刚石对顶砧高压技术研究了高压下氢氘混合物的物性,在氢氘混合物中发现了同位素效应引起的氢氘混合物新相变行为,相关研究成果以Counterintuitive effects of isotopic doping on the phase diagram of H...
近期,中科院 合肥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极端环境量子物质中心团队利用金刚石对顶砧加压装置研究了高压下二氧化硫的物性,首次在二氧化硫中发现了压力诱导的可逆非晶多形态相变,相关研究成果以“Pressure-induced amorphization and existence of molecular and polymeric amorphous forms in dense SO2”为题发表在美国科...
北京时间2019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John B. Goodenough、M. Stanley Whittingham和Akira Yoshino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创造了一个可充电的世界”。 在此重要时刻,我院李翔特别研究员应英国皇家学会邀请,正在伦敦陪其导师John B. Goodenough教授领取世界最悠久的科学奖——“科普利奖”。师徒二人在第一...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在常温常压下电催化氮气还原方面取得新进展。利用催化剂和电解质的相互作用,在抑制催化剂产氢活性的同时,提高了其催化氮气还原的能力。相关工作发表在期刊《先进能源材料》(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上。
2018年11月5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公布了2018年度全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评选结果。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编辑出版的《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被评为“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近年来,科技期刊社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以创建“名刊强社”为目标,认真谋划发展蓝图,实施“期...
2018年10月27日,应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邀请,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方前锋研究员做客重庆大学工程科学前沿讲坛,在A区综合实验大楼319会议室作了题为“高稳定性金属纳米多层膜块体的CARB法制备及性能研究”的学术报告。材料学院副院长王敬丰教授主持报告会,并向方前锋研究员赠送了工程科学前沿讲坛奖牌。我校40余名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后,方前锋研究员与师生们进行了座谈交流,并参观了国家镁...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尹利华及史同飞等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科研人员合作,在钙钛矿结构DyCrO3单晶的多铁性及磁电效应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在DyCrO3单晶中观测到了量子顺电效应,相关成果在《物理评论B》 (Physical Review B 98, 054301 (2018)) 上发表。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极端环境量子中心研究人员发现二硫化钼(MoS2)在高压下发生电荷密度波转变的迹象,这一发现将对理解MoS2在更高压下的超导电性具有指导意义。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在《物理评论B》 (Physical Review B, 97, 214519 (2018))上在线发表。超导是一种宏观的量子现象,通常在非常低的温度下发生,材料从正常态进入超导态的温度被定义为超...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物质计算科学研究室研究员曾雉课题组在地球下地幔中Fe2+的自旋转变压力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Journal of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J. Phys.: Condens. Mat. 30(15),155403 (2018))上。地球下地幔(LM)几乎占据了地球体积的一半,铁方镁石(Mg1-x,Fex)O则是...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微纳技术与器件研究室李越课题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邓兆祥、李良彬,与济南大学教授李村成合作,在金纳米球二聚体的组装及其等离激元耦合动力学调控的比色传感新方法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比色传感是利用传感单元光学性质(吸收或发射)的改变作为输出信号,以实现对待分析物的可视化检测,具有携带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