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科学技术史 >>> 各学科科学技术史 >>> 建筑史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建筑史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2.024 秒)
瓦是当今人类建筑屋顶的重要组件,在世界范围内普遍使用。历史上,陶瓦屋顶的发明大大提高了建筑屋顶的长期耐用性、防水抗风性,降低了房屋的维护成本,并对房屋建筑的材料、形状和结构产生重要影响。然而,陶瓦——特别是由筒瓦和板瓦组成的复合瓦及其瓦片拼接技术的起源目前还不明确。
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大匠之手泽年代之磋磨——中国传统建筑模型制作技艺展”2023年3月20日在恭王府博物馆嘉乐堂开幕。20世纪30至40年代,以朱启钤、梁思成、林徽因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成员们,先后在1937年、1947年对恭王府进行测绘,当时所留下的实地测绘画图及室内外照片,成为了恭王府开展古建修缮和室内复原工作最直观、最准确,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依据。
近日,兰州大学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暨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宗喀·漾正冈布(Yongdrol Tsongkha)团队的论文《藏地拂庐的形制与建造——以格尔登拂庐为中心的调查》,在建筑学与设计学期刊《建筑学报》发表。论文合作者为宗喀教授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杜礼杨与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助理教授梁宇舒,论文协作者为兰州大学藏缅-阿尔泰研究所博士生赵书苑、方艺文、蔡文君、白雅莉、李世福...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荣誉学会青年会士刘妍在《建筑学研究前沿》(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发表关于美国汉庭顿图书馆圆月桥(A full moon in another land: The Moon Bridge in the Japanese garden of the Huntington Library)的建筑历史学研究成果。汉庭顿日本园圆...
2019年6月2日,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主办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专家咨询暨中国近代建筑史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圆满完成。海内外嘉宾齐聚金陵,展开高水平的咨询、交流与研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韩冬青教授在致辞中指出:东南大学建筑学科诸位创始人和众多老一代学者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也为开拓这一重要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近年来,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在近代建筑研究和教学方面也展现出新气象:技术和历史...
为凝聚合力,更好地推动和落实《中国园林史(西南卷)》的撰写,进一步有效促进西南园林史的深化研究,由重庆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和西南地区建筑类高校教育联盟联合承办并组织召开了本次重点图书撰写启动及研讨会,共有13家单位出席参与研讨。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杨大禹教授和毛志睿副教授,作为云南园林史内容撰写的牵头单位和召集人,参加了本次会议的交流研讨,并负责组织省内有关高校和园林设计研究部门,积极参与...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2018年11月24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南京市人民政府、东南大学主办,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政府,东南大学科研院、建筑学院,《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建筑评论》“两刊”编辑部承办的“致敬百年建筑经典----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公布学术活动”在东南大学隆重举行。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修龙、东南大学校长张广军院士、中国工程院钟训正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2018年7月5日上午,可持续建筑领域女教授国际研讨会在大连理工大学举办。来自美国、克罗地亚和中国36所大学的42名女性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包括相关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知名建筑师及相关期刊的编辑。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朱泓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战国时期,曾称霸中原的晋国,分裂成为韩赵魏三国,史称“三家分晋”。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中心主任王俊称,考古工作者在太焦高铁榆社段偶尔坪遗址中发现了全国罕见的战国建筑遗存。
历时五年精心编撰的《中国古建筑丛书》,近日在故宫博物院举行首发式暨研讨会。 《中国古建筑丛书》可谓填补了我国古建筑图书出版的空白。它以省(区)为单位进行编写,共计35卷,系统论述我国各地区古代建筑发展、各类型建筑的分布及特点。各分册按古建筑类型分类编写,每一种建筑类型均选择当地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按其历史年代、构造类型、细部装饰等方面全面阐述,不仅展现我国古建筑的建造知识,还对其历史文化、人文特点...
2007年6月4日在联合国亚太技术转移中心南京联络点的成立仪式上,记者了解到,南京海泰纳米的新型材料应用到了北京文物的保护之中:故宫的地砖,颐和园的太湖石、天坛祈年殿的汉白玉栏都穿上了纳米材料做成的“保护衣”。专家告诉记者,这一件件看不见的透明外衣,将让这些文物老化的速度减慢6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