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考古学 >>> 专门考古 >>> 铭刻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铭刻学相关记录22条 . 查询时间(4.666 秒)
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博物馆2023年6月27日对外发布消息称,近期,阿巴嘎旗北部巴彦图嘎苏木阿日宝拉格嘎查发现一处大规模古墓葬群,其中5座墓葬带有6个石人,石人为墓前殉葬品。
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获悉,在开展全国石窟寺(石刻)专项调查期间,考古人员在西藏东部昌都市芒康县境内发现3处典型吐蕃佛教造像风格摩崖石刻。
近日,由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原副主任、孔子研究院原院长杨朝明主编,曲阜30余位学者参与整理、撰写的《曲阜儒家碑刻文献集成》(精装三册)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此著作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曲阜儒家石刻文献集成”最终成果,列入“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库”。该著作耗时十载,著录曲阜地区有儒学价值的碑刻近700块,附录碑刻存目及研究文章20余篇,总计200余万字。
2021年9月18日,“摩崖上的中兴颂——永州摩崖石刻拓片展”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南2展厅,展期一个月。本次展览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中共永州市委、永州市人民政府承办。
2021年9月17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大足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大足石刻研究院、重庆市大足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大足石刻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殊胜大足——大足石刻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重庆市大足区委书记陈一清,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委党委委员、副主任幸军,重庆市大足区委副书记罗晓春,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黎方银等嘉宾出席开幕式,中国...
2021年7月3日至4日,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首届东方历史与考古青年学者论坛”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召开。来自山东大学、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省博物馆、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市考古研究院、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烟台市博物馆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与了论坛的论文发表和讨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代国玺、研究生院副院长郎剑锋在开幕式致辞中就论坛发起缘...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五朝古都,世居民族众多。除汉族外,契丹、女真、蒙古、满洲等族群为北京带来了多元的血缘和文化脉络,使北京成为民族交往的中心。有清一代,和谐交融的多民族发展历史被镌刻于600余通碑石之上,为历代王朝所鲜见。这些以汉、满、蒙、托忒、藏、回、拉丁等文字书写的多语合璧碑刻散落在京城各处,是北京各民族相互接触、不断融合,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有力例证。这些碑刻对于探析北京民族文化、追...
根据“四川古代石刻文字调查与整理”2018年工作计划,将对省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馆藏三级以上的古代石刻文字及风化严重无法人工捶拓的古代石刻文字通过现代科技手段获取信息。经前期调研、比较,我院委托新维畅想数字科技(北京)有限公司,采用国内先进的“电子拓片”技术,选取了雅安汉代高颐碑、樊敏碑,剑阁鹤鸣山唐代摩崖石刻,绵阳碧水寺唐代《金刚经》石刻等地进行试点工作。本次试点工作通过对石刻文物进行无损3...
2017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兰州大学作为第二单位完成的“干旱环境下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兰州大学作为第四单位完成的“青藏...
日前,2017年华夏石刻艺术发展研究院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副会长王志宗、考古专家吴梦麟、原龙门石窟研究所所长温玉成、文物保护专家黄克忠、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施安昌、首都博物馆原馆长韩永等专家出席论坛。
由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纪念馆编著的《民国碑刻(第一卷)(第二卷)》,荣获洛阳市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为进一步繁荣发展洛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更好地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鼓励和调动广大的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科理论和实践创新,为洛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和智力支撑,洛阳市社科规划评审办公室组织开展了洛阳市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
近日,浙江大学出版社编制出台《学术著作出版规范》,针对学术著作出版的过程,对书稿的格式、要素、流程和版式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据了解,这是我国出版社出台的第一部学术著作出版规范,将于2012年4月1日起在浙大出版社试行。
日前,济阳县文物普查人员在垛石镇码头村进行野外调查时,意外发现了由济阳历史文化名人、经学大师张尔岐撰文,陈嘉猷书丹并撰额的《逸民苍屏陈公之墓》石碑。该石碑已经断为两块,整个碑长约1.94米,宽约0.81米,厚约0.21米,青石材料。在碑文中,张尔岐称赞业师“善治经,先生持身整洁,遇物和厚,容止造次不离儒者。后生少俊歛戢,盛气愿容,罕接其前。咸叹服,以为先民典型焉……”可以看出陈氏的人品。
新近成功复原的五千年前红山文化戴冠石雕人像。2008年1月18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红山文化课题组在敖汉旗博物馆研究评估新近成功复原的五千年前红山文化戴冠石雕人像。2008年1月18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和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博物馆馆长田彦国在介绍、展示复原后的红山文化戴冠石雕人像。
2008年初冬时节,昌乐县政协得到文史爱好者丰淑香同志提供的消息称:在首阳山的一块岩石上,发现了一些疑似古文字的信息……随后,县政协立即组织有关人员顶着寒风,一路颠簸,来到现场勘察,发现在首阳山南麓一块20平方米左右的岩石上,有一些古怪的文字符号,这些符号都是非雕非凿的刻痕,蕴藏着无穷怪异,仿佛具有穿越时空的非凡意义。大家初步认定,这些符号人工刻划痕迹比较明显,是古代先民有意识所为,并提议命名为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