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林学 >>> 林木遗传育种学 >>> 林木育种学 林木遗传学 林木遗传育种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林木遗传育种学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2.144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申报的普及型国外引种试种苗圃正式获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
2023年12月27日-29日,在梁希先生诞辰140周年之际,中国林学会、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浙江省林业局、湖州市人民政府在浙江省湖州市共同主办了“2023年梁希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暨第二届梁希大讲堂”。本次会议由浙江省林学会、湖州市林业局、九三学社湖州市委会、浙江农林大学、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和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来自中国林学会各分会和专业委员会、各省级林学会、全国林业高校、科研院...
2023年12月28日,为纪念我国林业先驱梁希先生诞辰140周年,中国林学会联合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浙江省林业局、湖州市人民政府在湖州—梁希先生的故乡召开“2023年梁希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暨第二届梁希大讲堂”。会议期间组织了梁希故居揭牌仪式、林业科学家植树活动、梁希先生诞辰140周年融媒体线上展以及梁希纪念文集发布仪式、参观梁希纪念馆等系列活动。大会颁发了第十三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第二届梁希大讲...
2023年12月28日是梁希先生诞辰140周年,由中国林学会、九三学社中央研究室、浙江省林业局、湖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林业科学家林植树活动在双林镇梁希广场举行,现场15棵“院士树”栽种亮相。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面积约804万公顷,遭受松材线虫病的严重危害。松材线虫入侵马尾松后,通过树脂道迁移至全身各处,刺激植物产生一系列防御反应,并且马尾松的组织结构影响线虫取食、繁殖和迁移活动,其松脂组分中的萜类物质对松材线虫起到化学毒害作用。目前对松材线虫入侵后不同抗性的马尾松迁移途径和组织结构防御方式尚不明确。
2023年9月22日,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申报、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和林业研究所合作育成的‘沙新杨1号’杨属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林草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组织的现场实质审查。
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乡村振兴工作便一直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2023年8月30日,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在大杨树镇实践中,分别对大杨树镇林业局、振兴村以及瑞杨种业公司进行走访,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
守望北疆心向党,兴安岭上石榴红。大杨树镇位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东南部,素有“大兴安岭的商海码头”“北国第一镇”之美誉,是大兴安岭与松嫩平原交汇处的一颗璀璨明珠。为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的号召,中国农业大学21级、22级生物育种强基班师生走入大杨树镇,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方面开展调研,立志于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乡村振...
元宝枫(Acer truncatumBunge),属槭树科(Aceraceae)槭树属(Acer),因翅果形状像“金锭元宝”而得名,其抗旱、节水性能力强,是太行山石质山区和黄土丘陵区域重要的造林树种。APETALA2/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 (AP2/ERF)在植物抵御非生物胁迫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对于元宝枫AP2/ERF的功能却不清楚。
近日,中国林学会通报了第十三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的评选结果,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徐大平研究员主持的“南方主要珍贵树种良种选育和高效培育技术”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木麻黄树种具有抗风、耐盐碱、耐瘠薄、抗高温干旱、能形成固氮根瘤等优良特性,是我国华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主要树种,也被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广泛引种和利用。其中短枝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粗枝木麻黄(C. glauca)和细枝木麻黄(C. cunninghamiana)是我国栽种面积最大的三个种,它们在树体大小、绿色小枝(叶子已退化为小齿状)长短、粗细、齿叶数量和颜色等...
体细胞胚胎发生是欧洲云杉(Picea abies(L.))等重要针叶树种大规模无性繁殖最具潜力的技术,而体细胞胚胎发生诱导产生的胚性愈伤组织(ET)在长期继代培养过程中容易降低或丧失其胚胎发育潜能并增加其遗传变异概率。超低温保存是一种经济、可靠的长期保存ET,维持其胚性的关键技术。山梨醇、DMSO是被广泛使用于针叶树ET细胞的冷冻保存剂,而关于冷冻保护剂在超低温保存预处理(CPT)过程中诱导的渗透...
楸树组包括楸、灰楸、金丝楸等,属紫葳科(Bignoniaceae)梓属(Catalpa),是我国特有珍贵树种,在我国有几千年栽培历史。楸树组植物具有较高药用价值,《本草拾遗》和《本草纲目》中有楸树树皮和叶药用功能记载。然而,对楸树组化学活性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的探究较少,对其心材成分研究更是少见报道。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园林园艺中心工作人员申健勇等以Hodgsonia tsaii (Cucurbitaceae), a new species from Xizang, China为题,发表了油渣果属植物新种—蔡氏油瓜,并通过大量的野外实地调查、引种,使得版纳植物园成功保育了油渣果属的三种油瓜:油渣果(H. macrocarpa)、有棱油瓜(H. heteroclita)和蔡氏油瓜(H....
近日,林木遗传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林木基因组定向选择育种研究组在美洲黑杨“丹红杨”与小叶杨“通辽1号”杂交群体抗旱性状QTL定位研究取得了新进展。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