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园艺学 >>> 果树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果树学相关记录16条 . 查询时间(1.681 秒)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草莓种质改良团队联合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共同发布八倍体草莓端粒到端粒基因组,系统解析了八倍体草莓亚基因组结构和遗传分化,并解析了亚基因组的表观遗传进化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
2023年6月28至29日,“火龙果、菠萝蜜、百香果等热带作物育种联合攻关推进会暨热带优异果蔬品种展示品鉴活动”在儋州科技园区创新大楼举办,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作为火龙果和百香果良种攻关联合体的牵头单位承办了此次活动。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一级巡视员孙好勤、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马育红、全国农技中心首席专家王玉玺、海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黄正恩、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以山、儋州市...
2023年3月10-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组织专家到云南省楚雄州开展科技合作调研,并共同为专家工作站揭牌。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葡萄栽培与生理团队“设施葡萄品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创新与应用”通过了以李天来院士为组长的专家委员会的鉴定。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专家撰写的我国果业领域首部发展战略研究专著《中国果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由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植物所选育的抗寒旱酿造葡萄品种‘北玺’和‘北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猕猴桃资源与育种团队通过开发猕猴桃高密度SNP基因分型芯片,开展了猕猴桃种质资源的评价和四倍体软枣猕猴桃的遗传特性研究,揭示了同源四倍体软枣猕猴桃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配对存在偏好性,为后续猕猴桃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重要性状遗传机制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核果类栽培生理创新团队发现了控制桃树垂枝性状的遗传位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BMC系列的植物生物学(BMC Plant Biology)》上。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与国内外研究团队合作,发布了桃野生近缘种的高质量泛基因组图谱,发掘了抗性基因,对桃产业结构调整、绿色发展和“上山下滩”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成果发表在《BMC生物学杂志(BMC Biology)》。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与国内其他科研单位合作,揭示了自嫁接和异嫁接对葡萄花青素生物合成的影响,对葡萄优质生产和品质改良提供了理论参考(优良的砧穗组合)。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
2022年4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苹果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研究发现调控苹果不定芽再生的关键基因家庭,并对苹果AIL家族基因进行全面鉴定及分析。相关成果发表在《基因组(Genomics)》上。
2022年3月,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公布了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名单,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申报的《中国果树种质资源多样性》和《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动物性食品安全》2个项目荣获资助。据悉,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共有1500多个项目参与申报,498个项目荣获资助。
精英论坛学术报告-黄宏文。
我国科研人员经过十多年攻关,在世界上首次培育出苹果无融合矮化砧木新品系。由青岛市农业科学院和山东农业大学共同完成的“苹果无融合生殖砧木新品系育种”课题,2007年7月14日通过了专家鉴定。据有关专家介绍,苹果栽培的发展趋势是矮化密植,这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缩短结果年限,而且可以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目前,部分发达国家矮化苹果面积已占苹果栽培总面积的90%以上。
2007年4月10日,湖北省科技厅在武汉组织有关专家对华中农业大学王国平教授主持承担完成的《我国四种主要果树的病毒分离鉴定及检测技术体系研究》项目进行了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课题组的报告,审阅了有关资料,经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提供的技术资料齐全,数据详实、可靠。该项目填补了国内果树病毒研究领域的多项空白,成果达到国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