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微生物遗传学 >>>
搜索结果: 1-1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微生物遗传学相关记录10条 . 查询时间(3.197 秒)
近日,我院1999级校友王连荣荣获“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我院1994年博士后陈嘉川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祝贺两位山大微生物校友!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刘晓研究团队在Trends in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Epigenetic control of circadian clocks by environmental signals”的综述文章,讨论了环境信号通过表观遗传调控生物钟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近期,华中科技大学宁康教授团队与中科院水生所缪炜教授团队搜集了来自青藏高原盐水湖、淡水湖、河流、温泉、湿地以及冰川的498个水体样本并进行了宏基因组测序,建立了一个全面的青藏高原水生微生物组的基因组和基因目录(Tibetan Plateau Microbial Catalog,TPMC)。TPMC中包含着32 355个中高质量的宏基因组组装的基因组(Metagenome-assembled gen...
在中国遗传学会指导下的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系列会议,已成为我国微生物学领域具有优良传统和广泛影响的学术盛会,并在中国遗传学会大力支持下入选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由中国遗传学会微生物遗传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微生物资源前期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8月11日-14日在山东省青岛市黄海饭店如期顺利召开。本届学术研讨会主题...
关于中国遗传学会2023年度重要学术会议推荐结果的公示。
CRISPR-Cas系统广泛存在于细菌、古菌和某些细菌的病毒中(bacteriophage),它可以特异性识别并降解外源入侵的基因。根据CRISPR-Cas系统干扰机制的不同,这些系统主要被分为两大类(Class1和Class2),其中Class1由多个蛋白构成效应复合物(包括I、III和IV型);Class2由单个蛋白行使功能(包括II、V和VI型)。III型CRISPR-Cas系统进一步可主要...
2022年5月5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团队、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仇华吉研究员团队、北京大学汤富酬教授团队合作,在PNA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Transcriptome Profiling in Swine Macrophages Infectedwith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
生物被膜(Biofilm)是微生物生存的主要形式。生物被膜相关研究是微生物学领域的前沿之一,在基础生命科学和医疗、工业、农业、环境治理等应用科学领域均具有至关重要的研究意义。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可以在水体、土壤、原油等多种环境中生存。同时铜绿假单胞菌也是一种条件致病菌,易形成生物被膜,是生物被膜研究的模式菌株之一。已有研究发现铜绿假单胞菌存在一类褶皱型小菌落突变株(Rugose sm...
2022年3月15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张珂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Global genomic instability caused by reduced expression of DNA polymerase ε in yeast。该研究揭示了DNA聚合酶epsion表达限制诱导的全局性基因组不稳定规律和遗传机制。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努力营造奋勇争先的科技创新氛围,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持续打造同行认可的高水平学术会议,中国遗传学会积极开展重要学术会议征集推荐工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