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剂学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药剂学相关记录162条 . 查询时间(0.744 秒)
报道,最近,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化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氧化铁纳米粒子,不仅能向细胞递送抗癌药物,而且药物的释放能被实时监控。研究人员称,这是纳米诊断与治疗领域的一项重要进步。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出版的美国化学协会期刊《ACS纳米》上。
2013年10月22日,国家科技部组织专家对“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功能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建设验收。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杨晓秋处长主持验收会,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丁健院士担任验收专家组组长。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司刘晓波副司长、贺晓慧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管理处张学处长、高百红副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蒋建东所长出席会议。药物研究所各职能部门负责人、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等也参加了...
生长激素拮抗剂(GHA)是生长激素的类似物,可通过阻止生长激素与其受体的结合,降低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的水平,从而达到治疗肢端肥大症等疾病的目的。然而,GHA在体内的血浆半衰期只有15~20分钟,限制了GHA的临床应用。聚乙二醇(PEG)修饰可以延长GHA的血浆半衰期。然而,由于PEG链产生的空间屏蔽作用,降低了GHA的生物学活性。
生长激素拮抗剂(GHA)是生长激素的类似物,可通过阻止生长激素与其受体的结合,降低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的水平,从而达到治疗肢端肥大症等疾病的目的。然而,GHA在体内的血浆半衰期只有15~20分钟,限制了GHA的临床应用。聚乙二醇(PEG)修饰可以延长GHA的血浆半衰期。然而,由于PEG链产生的空间屏蔽作用,降低了GHA的生物学活性。
降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偶联效率已被证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肥胖及其代谢相关疾病手段。然而,关于全身非特异性化学解偶联剂的安全问题以及直接激活天然解偶联蛋白(UCPs)的可行性问题阻碍了针对这一手段的药物开发。
数10年来,研制阿尔茨海默症的药物几经磨难,很多制药企业不屈不挠,不过随着近来世界药物制造巨头们旗下的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药物Ⅲ期临床试验接连折戟,或许现在已是制药公司需要更换思路的时候了。
在近期的一项临床试验中,研究人员设计了将索拉菲尼联合奥沙利铂、甲酰四氢叶酸、氟尿嘧啶(即经改良的FOLFOX6方案)作为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一线治疗方案,其目的在于评估这一方案的治疗效果。但研究结果并不乐观,索拉菲尼(Sorafenib)联合奥沙利铂、甲酰四氢叶酸、氟尿嘧啶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没有显示出优越的治疗效果。该研究的结果在线发表在2013年最新一期的临床癌症研究杂志上:Clin Cance...
近日,栽培室李亚兵等获得一项国家发明专利:棉花促铃保铃剂。棉花落花落蕾、开花不集中是影响棉花产量和品种的重大难题之一。李亚兵等在结合棉花长势的监测技术基础上,研制出棉花促铃保铃剂,在全国三大棉区进行了大量应用试验研究和示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发明旨在通过叶面喷施棉花促铃保铃剂,有效促进棉花促铃,保铃功效,从而达到棉花增产的目的。
一种新的疫苗策略能让流感疫苗更便宜、更安全、更容易生产。使用合成信使核糖核酸(mRNA)代替从病毒中提纯的蛋白质,德国科学家宣称,生产出的这种疫苗能保护老鼠、白鼬和猪免受流感侵害。 “这是一种十分有趣的新方法。”德国马堡大学病毒学家Hans-Dieter Klenk表示,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目前,大部分流感疫苗由血细胞凝集素和神经氨酸苷酶构成,这两种蛋白质覆盖在病毒的表面。为了获取这些蛋白质...
2012年6月11日,院高技术局在北京组织专家对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新型药物可控释放材料”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会专家组由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奚廷飞院长、上海其胜生物材料研究所顾其胜所长、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樊玉波教授、解放军总医院刘玉杰教授、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王常勇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张强教授及北京积水潭医院龚小英等专家组成。
2012年5月30日,国家药监局发出《药品安全“黑名单”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各界征询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受到行政处罚的严重违法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纳入“黑名单”的八种情形,征求意见稿同时明确,生产销售假药或者生产销售劣药情节严重、十年内不得从事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责任人员,也应当纳入“黑名单”。
2012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等出席大会。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的丹参多酚酸盐及其粉针剂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奖人为宣利江、王逸平、徐亚明、丁愉、王唯、顾云龙。
凝集素长期以来在药剂学研究上作为重要的靶向输送载体,但绝大部分凝集素分子量较大、可能存在毒性、免疫原性等缺陷限制了其应用。小分子凝集素是优良的药物靶向候选载体分子。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研究员领导的学科组从两栖动物皮肤中识别了一目前分子量最小的凝集素(1700 Da,PLoS one,2008)。
乙肝口服抗病毒治疗过程中,耐药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困扰。有关专家指出,乙肝耐药是一个动态过程,临床上可分为基因耐药、病毒学耐药和临床耐药三个阶段。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安评中心主任宣尧仙研究员主持申报的“建立符合国际新药研究规范的临床前安全评价技术平台”课题获“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立项,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正式签订任务合同书,获资助经费达1000余万元。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