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肿瘤学 >>> 肿瘤治疗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肿瘤治疗学相关记录1591条 . 查询时间(0.968 秒)
日前,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学科支部书记、常务副主任兼放疗科主任、暨南大学肿瘤诊疗研究中心主任,赵建夫博士团队的《免疫联合多模态诊疗技术在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及推广》项目荣获2022暨南大学高价值专利成果挑战赛暨第十一届金博奖全球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大赛高价值专利三等奖。
当癌细胞扩散到大脑时,治疗会变得非常棘手。大多数针对转移瘤的药物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或者在治疗脑转移瘤方面无效。美国密歇根大学罗杰尔癌症中心的新研究为癌细胞如何扩散到大脑提供了新线索,通过了解癌细胞如何在脑部旺盛发育或衰退,或有助于科学家针对这些分子过程开发新疗法。这项新研究结果发表在《先进纳米生物研究》杂志上。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聂广军、赵潇在肿瘤细菌疗法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Modular-designed engineered bacteria for precision tumor immunotherapy via spatiotemporal manipulation by magnetic field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
2023年3月24-25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超声科承办的“肿瘤微创介入专项能力培训项目暨甲状腺微波消融技术专项能力培训班”成功举办。
2023年4月4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聂广军研究员与赵潇研究员在肿瘤细菌疗法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Modular-designed engineered bacteria for precision tumor immunotherapy via spatiotemporal manipulation by magnetic field为题,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
记者2023年4月3日获悉,中美两国医学专家合作研究取得新成果,有效突破了目前胆管癌新药研发所面临的“瓶颈”:缺少准确、快速评价体外模型。该成果不仅有利于胆管癌新药研发,同时可针对胆管癌患者,实现快速、有效的抗肿瘤药物筛选和匹配,以挽救更多患者生命。
2023年4月1日,由北京医师学会肿瘤学分会、北京市石景山区医学会、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结直肠中心共同举办的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结直肠癌MDT交流会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举行。来自北京市石景山区各级医疗机构的150余位医学同仁参加了本次学术盛宴,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院长办公室副主任牛鹏飞主持会议。
北京医学会推荐项目荣获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 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中华医学会发布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奖励项目,其中北京医学会推荐候选项目中,3项荣获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其中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北京医学会所推荐候选项目均来自北京医学科技奖年度获奖项目。具体获奖项目见附表。 中华医学会授予80个项目为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其中医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8项;医学科学技术奖二...
难治型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总体有效率从不足10%提升至29.8%,7个治疗臂中有4个达到了有效终点……
为进一步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强化肺癌规范化诊疗,提高马鞍山市肺癌诊治水平,2023年3月20日下午,马鞍山市肺癌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成立大会暨肺癌规范化诊疗培训会召开。中科大附一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安徽省肺癌质控中心潘跃银主任,马鞍山市卫健委副主任黄英俊、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健出席会议并致辞。马鞍山市区及三县肿瘤内科、放疗科、呼吸科、胸外科等肺癌相关专业人员20余人...
近日,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年教师张洁在药学权威期刊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JCR药学1区)上发表题为“Immunotherapy discovery on tumor organoid-on-a-chip platforms that recapitulate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的综述。该文系统总结了在微流控平台上模...
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赵建夫/尹海燕/陈填烽团队在构建新型纳米药物克服肺癌放射抗性的治疗上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Reversing lung cancer radioresistance by hyperpermeable tellurium nanotherapeutics via remodeling tumor microenvironment”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Nano Toda...
2023年3月24日,中华医学会发布2022年中华医学科技奖获奖项目名单。其中,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马骏教授、孙颖教授和唐玲珑主任医师牵头完成的“鼻咽癌个体化诊疗方案的创立与推广应用”研究成果荣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一等奖!这是马骏、孙颖团队继2007年、2014年后,第三次获得该奖项。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细胞)是肿瘤的“职业杀手”,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上具有重要作用,但在肿瘤微环境中NK细胞的抗肿瘤功能面临挑战。大部分晚期肿瘤均能逃避NK细胞的杀伤,亟需厘清机理、寻找恢复NK细胞功能的新方案。
近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院核技术综合研究所在基于硼中子俘获癌症治疗装备(BNCT)剂量学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探索了新的测量方法,研制了多套新型测量设备,实现了治疗束不同参数的准确定值,并建立了BNCT源项参数测量体系,为治疗计划的制定和BNCT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也为我国放疗技术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