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临床医学 >>> 妇产科学 >>> 妇科学 产科学 围产医学 助产学 胎儿学 妇产科手术学 妇产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81-19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妇产科学相关记录361条 . 查询时间(2.774 秒)
“卵巢癌如果能在早期发现,90%以上的患者都能活过五年。”9月是卵巢癌防治宣传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肿瘤中心主任崔恒教授介绍,卵巢癌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占第三位,但是其死亡率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高居榜首。“因为发现它时,绝大多数都已经是晚期了。”而晚期患者的生存率相对较低,5年生存率仅为30%~40%。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奋辑笃行,不负韶华。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下简称“一妇婴”)再创科研佳绩!
2020年9月10日,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官网宣布了2021年突破奖(即第九届)的获得者,表彰他们在生命科学、基础物理和数学领域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成就。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突破奖的生命科学奖的获奖者中包括“NIPT(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之父”、香港中文大学卢煜明教授。其获奖理由为:发现在孕妇外周血中存在胎儿的DNA,能用于产前基因测试,判断婴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
“程主任,真是太感谢您了!我完全没想到只一刀就解决了问题,居然不需要放疗、化疗!而且,听人说切子宫的手术很容易伤到输尿管,发热、小便解不出的情况很常见,我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问题!除了感谢还是感谢!”日前,51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黄女士,带着“劫后余生”的欣喜与感慨,紧紧握着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知名妇科肿瘤专家程忠平教授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2020年8月5日,上海市第六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下简称“一妇婴”)周奋翮医生告别家人和同事,离沪进藏。他克服高原反应,充分利用胎儿医学的宫内干预技术为藏区患者解除病痛,让上海先进的医学诊疗技术在藏区落地,积极推动当地医务人员的知识和技术更新。
2020年8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中欧LIFE宫内疾病诊疗中心揭牌。意大利驻沪领事馆副领事Bartolomeo Lemonarca先生,仁济医院院长李卫平、副院长狄文、张继东等领导出席。揭牌仪式由狄文主持。
对于10岁的元元(化名)来说,在上海市儿童医院住院的两周是彻底改变人生的14天。经过7个半小时的腹腔镜辅助阴道尿道分离、外生殖器重建手术后,于日前顺利出院。
今年3月,28岁的准妈妈的付女士(化名)在孕22周做大排畸B超检查时,发现腹中胎儿有大量腹水,有存在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可能。但母爱让这位准妈妈不忍心放弃宝宝,希望能为她争取一个生的机会。她辗转来到仁济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张羽的门诊。经过院内外多学科会诊后,仁济产科团队为其制定了在孕32周时宫内抽取胎儿腹水后再行剖宫产的治疗方案。5月22日,这个宝宝在经过宫内治疗后顺利出生,母女平安。宝宝出生后,即被...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26万女性被确诊为卵巢癌,15万人因此死亡。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处,发病后的早期症状非常隐蔽,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筛查手段,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往往已处于癌症中晚期,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五年生存率不足50%,被称为妇科恶性肿瘤的“头号杀手”,严重威胁到了女性的健康。
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正是好时节,但对于许多怀里揣着乳腺纤维腺瘤的姑娘来说恐怕更烦恼的是要不要趁这个温度适宜的好天气,赶紧去医院把手术做了。
美国人文与科学院日前公布了2020年新入选院士的名单,中国作曲家叶小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乔杰当选该院外籍荣誉院士。叶小钢是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为中国当代音乐发展及与世界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乔杰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长期从事妇产科及生殖健康相关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美国人文与科学院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成立于1780年,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学会...
王燕副教授,擅长妇科肿瘤、妇科内分泌疾病、异常子宫出血、不孕不育症、妇科盆底损伤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能熟练开展腹腔镜、宫腔镜、阴式等微创手术,对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急重症的诊断及治疗有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
“基于目前的临床案例分析,还没有可靠的证据显示新冠病毒会母婴垂直传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妇产科团队漆洪波教授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新冠肺炎孕产妇来说,最危险的时刻是分娩时,最困难的是交叉感染的防控,既要避免感染医护人员,也要避免感染新生儿,科技日报专题报道了相关研究情况。近日,重医附一院产科团队在国际妇产科领域顶级期刊British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我一开始只是以为自己长胖了,没想到2个多月里就像吹气球一样大起来,比我足月生孩子那会儿都大,现在想想都后怕!”日前,37岁的陈女士(化名)在瑞金医院妇产科接受了经腹盆腔巨大肿块切除等一系列手术,医生从她腹中吸出了14000毫升、相当于40罐听装可乐容量的胶冻样物质,终于令她的腹部归于“平静”。
2020年3月24日,是世界子宫内膜异位症日。近年来,这种在育龄期女性中发病率高达10~30%的常见疾病,其患病年龄正在呈现低龄化的趋势。被“一忍再忍”的花季少女痛经可能就是被忽略的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专家呼吁社会、学校、家长需共同引起重视,避免对未来健康成长造成影响。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