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细胞生物学 >>>
搜索结果: 286-30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医学细胞生物学相关记录634条 . 查询时间(1.967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孔庆鹏课题组、周巨民课题组及海南医学院教授蔡望伟团队,获得并分析海南长寿家系171例样本(百岁老人、百岁老人F1后代和F1后代配偶)外周血白细胞转录组数据(RNA-seq)。基于一系列生信分析及长寿家系样本血清Beclin1水平检测等结果,研究人员发现自噬-溶酶体信号通路基因表达上调为百岁老人最为显著的信号,且该信号同样存在于百岁老人F1后代。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脑科学研究院朱景宁教授、王建军教授团队对组胺和中枢组胺能神经系统(central histaminergic nervous system)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和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改善帕金森病运动障碍的作用和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Regularizing firing...
这个人体内的合成酶具有“善恶两面性”,如果它置身于细胞浆内,通常做好事,能抗感染、激活免疫应答;一旦从胞浆内逃逸进入细胞核内,就开始作恶,抑制细胞的DNA修复,从而促进肿瘤发生。同济大学医学院、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戈宝学教授,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毛志勇教授合作研究团队的这一重要发现10月25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首次系统阐释了cGA...
2018年9月14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刘小龙研究组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郭帆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Med23 serves as a gatekeeper of the myeloid potential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该成果揭示了调控造血干细胞髓系分化潜能...
2018年9月13日,国际高水平期刊Autophagy(《自噬》)(IF=11.1)在线发表了药学院副教授项瑾团队在雌激素调节细胞自噬的机制研究中的最新成果。项瑾团队论文题为How does estrogen work on autophagy?(《雌激素如何作用于自噬?》),项瑾为第一作者及独立通讯作者,参与者为硕士研究生刘翔、任静、缪雨阳、戚苗苗等。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武汉大学...
近日,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高鹏教授课题组研究成果“EGR1-mediated transcription of lncRNA-HNF1A-AS1 promotes cell cycle progression in gastric cancer ”(“EGR1介导的长链非编码RNA转录激活促进胃癌细胞的周期进展”)在国际肿瘤领域经典期刊《cancer research》(《肿瘤研究》,五年影...
2018年9月11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临床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国际临床和转化医学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新技术、新医学”,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美国NIH临床研究中心院长John I. Gallin博士与世界卫生组织(WHO)Ivana Kenzevic博士共同担任大会主席。当天,作为2018国际临床和转化医学论坛最大的分论坛之一,“干细胞研究—基础和临床”分...
8月30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Short-term 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 Opening Modulates Histone Lysine Methylation at the Early Phase of Somatic...
近日,南京大学医学院侯亚义教授和王婷婷教授课题组在医学杂志《Theranostics》上发表论文,阐述了lncRNAs H19和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在结直肠癌干性维持和奥沙利铂耐药中的作用,并揭示了CAFs衍生的外泌体通过转移lncRNA H19激活Wnt /β-catenin信号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加深了我们对结直肠癌发生、结直肠癌干性的维持和化疗药物耐受过程的理解,为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
近日,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李川昀课题组与何爱彬课题组合作,在全基因组水平对多物种、多组织的核小体分布谱与基因转录谱进行了精确测定,发现核小体的分布特征在组织、物种间高度保守,并揭示该分布特征对人类外显子形成(exonization)具有促进作用。题为“Human Exonization through Differential Nucleosome Occupancy”的研究论文在国际知名学术期...
2017年1月,我国公布首批备案干细胞临床研究6个项目,附属第一医院获准承担其中神经干细胞治疗小儿脑瘫项目,这也是目前中国唯一一个针对儿童重大疾病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附属第一医院干细胞临床研究机构首批重点突破的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小儿脑瘫、脊髓性疾病及视网膜黄斑病变,取得以上几种疾病的治疗进展,将会产生非常重大的社会意义,不断提升医院医疗能力和公益为民的社会担当。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Ralf Jauch课题组建立了一种人工进化重编程转录因子的筛选平台,以促进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生成。体细胞重编程技术可为再生医学提供充足细胞来源,在研究与医疗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但重编程的诱导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Ralf Jauch 课题组将蛋白质工程和细胞重编程结合,设计并筛选出功能增强的、可加速体细胞重编程的蛋白因子。
2018年7月23日,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杨帆课题组的研究论文“The conformational wave in capsaicin activation of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 ion channel”。该论文通过综合运用荧光非天然氨基酸成像、蛋白质结构计算建模和单通道电生理记...
2018年7月9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李蓬课题组在《糖尿病》(Diabetes)期刊在线发表题为《脂滴、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通过CIDE-ATGL-PPARα通路协同作用调控脂肪细胞能量代谢》(Coordination Among Lipid Droplets, Peroxisomes and Mitochondria Regulates Energy Expenditure Through the...
2018年6月12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在线发表了苏州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时玉舫教授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院王莹研究员等撰写的特邀综述“Immuno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mesenchymal stem and stromal cells in inflammatory diseases”。文章系统地总结了间充质干细...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