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水产学 >>> 水产养殖学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水产养殖学相关记录1235条 . 查询时间(4.461 秒)
2022年7月13日,山东省藻类产业技术体系年度考评会在烟台顺利召开,针对体系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期间的工作任务进行了考评,体系各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及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科技合作部、生态所相关同志参加了本次考评会。
2022年来,渔机所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水科院等促进成果转化的相关文件精神,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建立了完善的成果转化制度激励体系,极大地调动科研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技术转移成果数量的稳定增长。
2022年7月10日,由渔机所筏式养殖机械化科技创新团队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筏式养殖海带自动化夹苗与机械化采收装备研发”(2019YFD0900804)在山东荣成开展了适宜机械化采收的海带养殖筏架设施和海带筏式养殖机械化采收装备的现场验收。现场验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由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所等单位专家所组成的专家组听取了课题负责人江涛研究员的汇报,并查看了海...
2022年7月11日,由渔机所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装备科技创新团队牵头承担的农业农村部政府购买服务项目“海水鱼繁育装备技术引进开发与产业化能力培育(引进开发)”在青岛市黄岛区通用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通过现场验收。
2022年7月13日,为落实水科院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行动工作要求,进一步推进菜-鱼复合设施种养技术模式示范推广,渔机所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装备科技创新团队首席、副所长倪琦研究员等一行赴宁夏回族自治区多地开展调研与技术指导,为当地从传统蔬菜大棚种植向菜-鱼复合设施种养模式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为充分发挥“产业体系+企业”科技服务新机制,切实体现科技对现代渔业的支撑作用,2022年7月6日-9日,山东省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海洋食品与医药研究所刘洪军研究员组织体系科研人员赴济宁、泰安等地对淡水虾蟹养殖龙头企业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及技术指导,与企业负责人就推进科企精准对接合作进行了交流,并为“淡水虾蟹生态养殖技术示范基地”进行了揭牌仪式。
022年7月7日,小汤山镇副镇长刘秀带领北京五环冠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御酱双台农场负责人等一行4人到小汤山国家精准农业研究示范基地调研。院装备中心设施农业与智慧节水技术部张馨副研究员、基地负责人郭瑞等参加调研活动。
针对全球首艘十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开展船载舱养的工船养殖增氧、光照、投饲、分舱以及成鱼起捕等机械化高效作业的需求,渔机所渔业捕捞装备科技创新团队开展了深远海养殖捕捞作业模式、捕捞装备技术与养殖工艺协同性研究,创新研制了深远海工业化高效成套作业装备及其智能管控系统,突破了封闭舱养高密度养殖溶氧技术、聚捕网具协同与网囊水平提升技术、低损远程真空吸捕技术等科研难题,形成了工船舱养聚鱼专...
2022年7月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饲料加工与质量安全创新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共同撰写的综述文章发表在Reviews in Aquaculture(Q1, JCR学科排名第一,IF=10.618)。该文系统综述了合成生物、生物工程技术在一碳气体生物固碳,以及高效转化菌体蛋白在水生动物饲料中的应用与潜在发展前景。
2022年6月27日-28日,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郭文研究员带队赴烟台市开展了海水养殖产业调研座谈,并对疫情常态下的渔业生产进行了技术指导。
2022年6月29日,山东省进入高温汛期,大部分地区出现短时强降雨,部分养殖池塘出现病害情况,为迅速查找原因,及时提出防控措施,避免造成重大损失,2022年6月27日-28日,受博兴县渔业服务中心邀请,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虾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刘洪军研究员组织海洋食品与医药研究所科研人员赴博兴县开展汛期对虾养殖技术指导。
为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通知》(农种发〔2021〕1号),做好青岛市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系统调查工作,2022年6月23日上午,海洋种质资源研究所召开了“青岛市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系统调查”项目启动暨研讨会。来自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水科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市海洋管理保障中心的专家参加了研讨。院科技合作部负责人王继业研究员、副部长马健参加...
在全国,广东是最早启动以人工鱼礁为主体的海洋牧场建设试点的省份之一。在开展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方面,广东也走在前列,目前,广东一共有十多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建设模式,日益成熟的“耕海牧渔”生产方式赋予海洋经济更广袤的发展空间,让深海成为“良田”。
走进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会文镇沙港崀地区的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只见标准化养殖池一座挨着一座,供氧管道、灯光、进出水口等设施井然有序,养殖尾水经层层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在这里,一座以海洋水产种苗繁育为特色,集水产科研育种、种苗繁育、绿色健康养殖、仓储物流、商贸交易、教育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综合性园区正拔地而起。
截至2021年底,我国创建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已达136个。这一数字距离《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规划(2017—2025年)》提出的到2025年创建200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的目标越来越近。曾经还相对陌生的“海洋牧场”概念,正在慢慢变为现实。数量增加了,质量怎么样?现在的“蓝色粮仓”到底建成什么样了?带着诸多疑问,经济日报记者来到山东烟台市采访调研,亲眼看一看,和海洋耕牧人们聊一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