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林学 >>> 林业基础学科 林木遗传育种学 森林培育学 森林经理学 森林保护学 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 防护林学 经济林学 园林学 森林统计学 林业经济学 林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林学相关记录213条 . 查询时间(4.528 秒)
2022年11月30日,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王国梁研究员主持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土高原低效人工林生态系统质量提升技术”项目实施方案启动会暨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在杨凌召开。会议由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长冯浩主持。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生态环境处处长王磊、项目主管孙昊出席会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房玉林,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以及项目组骨干成员100余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
微生物组与林木生长适应性研究组近日在真菌-树木共生关系的维持与打破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以荷伯生氏斜盖伞(Clitopilus hobsonii)—树木共生体系为模型,探究了不同氮素形态对真菌-树木共生关系的影响,发现有机氮能促进根系发育、外生菌根形成和苗木N素吸收,而无机氮(无论是硝态N还是铵态N)添加则打破了这种共生关系。离体叶片和悬浮细胞测试进一步证实,在有机氮条件下,该真菌显著促进...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曾振中、讲席教授郑春苗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教授陈骥,在Nature Sustainability发表题为“Doubling of annual forest carbon loss over the tropics during the early twenty-first centur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利用多源遥感数据探究了热带森林碳储量损失的年际变...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给C919项目特别是取证试飞工作以诚挚关心和鼎力支持,在C919飞机的鸟撞后鸟体分析工作中,认真负责且无偿地帮助我们完成了相关鸟体分析工作,给出了合理建议和结论。”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园林园艺中心工作人员申健勇等以Hodgsonia tsaii (Cucurbitaceae), a new species from Xizang, China为题,发表了油渣果属植物新种—蔡氏油瓜,并通过大量的野外实地调查、引种,使得版纳植物园成功保育了油渣果属的三种油瓜:油渣果(H. macrocarpa)、有棱油瓜(H. heteroclita)和蔡氏油瓜(H....
干旱导致全球森林树木出现大面积死亡。不同树种对干旱的生理适应性存在差异,这将进一步导致森林群落结构发生改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站刘菊秀研究团队以亚热带人工林四种常见树种(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藜蒴锥Castanopsis fissa、醉香含笑Michelia macclurei)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正常降水、低度干旱(降水减少...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固碳增汇、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削弱了森林碳汇功能,威胁着生态系统功能的稳定性。经典生态学理论预测,物种多样性越高,生态位互补效应越大,生态系统抵御外界环境胁迫的能力越强。然而,鲜有关于树种多样性高的森林能否有效抵御极端气候事件冲击这一问题的研究,既往研究集中在少数生态系统类型研究,缺乏对全球森林的整体认知。
日益频繁的人类活动已成为当代物种消亡的主要推手。利用具有代表性的生物多样性指标识别保护优先区,将有限的保护资源投入到值得保护的区域,以实现保护效益的最大化是阻止生物多样丧失的有效途径。当前大多数关于生物多样性格局和保护优先区识别的研究都只关注总的物种丰富度一项指标。然而,不同生态类群多样性格局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可能存在显著差异。人类活动梯度下,对人类活动敏感的受胁物种可能减少,而适应能力较强的常...
2022年8月3日下午,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园林园艺中心举办了2022年第6期园林论坛,并邀请了版纳植物园原主任许再富研究员对园林园艺中心主责主业作深度解读。版纳植物园副主任张教林、园林园艺中心各职能工作人员等参加论坛。园林园艺中心主任吴福川主持论坛。
内蒙古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通过与吉林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合作,经过近两年丹顶鹤人工繁育的精心准备工作,终于在2022年5月29日,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中心迎来第一只丹顶鹤人工繁育幼雏破壳降生,这是科尔沁保护区首次成功繁育丹顶鹤案例。6月18日、6月20日,科尔沁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相继迎来第二只、第三只成功繁育的丹顶鹤幼雏。据悉,这三只丹顶...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仍在加剧,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森林土壤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而备受关注,精确估算森林土壤碳排放可为评估碳收支奠定科学基础,并服务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长臂猿是人类的近亲,其生存状况受到高度关注。海南长臂猿是中国特有物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分布于中国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霸王岭地区。由于大规模原始森林砍伐、人工林种植和偷猎,20世纪80年代海南岛仅剩7-9只海南长臂猿。海南长臂猿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评为极度濒危物种。2007年海南长臂猿曾位列全球25种濒危灵长类物种之首。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建立了霸王岭自然保...
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燃烧与农业化肥施用导致大气氮沉降增加,对生态系统碳循环产生深刻影响。土壤呼吸是土壤通向大气的最大碳通量,以往研究通常认为氮添加抑制森林土壤呼吸,但关于土壤呼吸如何响应长期氮添加以及氮添加水平如何调控其时间动态尚不明确。
当前,生物多样性正以空前的速度流失,人类干扰是主因,但关于人类影响的时间尺度尚存争议。主流观点认为,这些影响主要发生于工业革命以来的200余年间,而日益积累的考古证据提示该时间轴可能早至新石器时代(距今10000-2000年前)。针对上述假说,尚未有系统检验。
为加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的建设与管理,保障生态站建设水平和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生态站基础战略作用,2022年6月2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组织专家到山东青岛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青岛森林生态站)进行现场评估查验。专家组由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副所长吴统贵研究员和吴明研究员组成。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科技与国际合作处副处长王琰、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陈俊强、青岛市园林和林业综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