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林学 >>> 林业基础学科 林木遗传育种学 森林培育学 森林经理学 森林保护学 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 防护林学 经济林学 园林学 森林统计学 林业经济学 林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91-10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林学相关记录2350条 . 查询时间(3.188 秒)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公告,批准发布《柔性竹塑复合材》等43项林业行业标准。由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牵头编制的《景天类多肉植物栽培技术规程》《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接骨木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柽柳属》3项林业行业标准获批发布,自2024年6月1日开始实施。
近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发布《杭州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立法计划》(杭人大常办〔2024〕22号),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立法计划项目共32件,其中正式项目8件,《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列入本年度立法计划正式项目。该条例草案分为总则、规划建设、资源保护、发展利用、监督管理、法律责任、附则,共7章42条。
近日,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低碳发展研究所所长王懿祥教授团队的“森林GEP+绿色共富项目”模式获得浙江农林大学2023年度十佳优秀社会服务典型案例。
2024年2月6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建国教授团队在 Current Biology 发表了题为High preseason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drives convergence of xylem phenology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conifer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较大的温度波动会引起森林木质部的春季物候...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于明坚教授团队于2024年2月14日在Ecology上发表了题为“Intraspecific leaf trait variation mediates edge effects on litter decomposition rate in fragmented forests”的研究论文。课题组以千岛湖库区片段化生境中常见植物短尾越橘(Vaccinium carlesii)...
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病最主要的传播媒介,一旦其成虫羽化出孔,便具备了随时传播松材线虫的可能,因此在媒介昆虫未成熟期将其灭杀是阻断传播媒介的关键。由于松褐天牛整个幼虫阶段均隐蔽在树体内钻蛀危害,常规的防治措施难以接触到虫体发挥作用。天敌昆虫在与寄主害虫的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寄主搜索机制,总是能够快速地找到寄主并发挥控制作用,是目前能够有效利用防治蛀干类害虫的最佳途径之一。
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病最主要的传播媒介,一旦其成虫羽化出孔,便具备了随时传播松材线虫的可能,因此在媒介昆虫未成熟期将其灭杀是阻断传播媒介的关键。由于松褐天牛整个幼虫阶段均隐蔽在树体内钻蛀危害,常规的防治措施难以接触到虫体发挥作用。天敌昆虫在与寄主害虫的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寄主搜索机制,总是能够快速地找到寄主并发挥控制作用,是目前能够有效利用防治蛀干类害虫的最佳途径之一。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刘长安副研究员等人研究发现在西双版纳地区4年生轻木(4年即可成材)平均胸径为27.7厘米、茎干高度为5.8米、茎干材积为196.0 立方米/公顷,雨季胸径增加量占全年增加量的60%以上。在西双版纳地区土壤交换性钙、镁和速效磷含量的增加可以显著促进轻木的生长,而土壤交换性铝对轻木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旱季较低的土壤水分含量和温度不利于轻木生长,林下覆膜栽培经济作物不仅可以...
2024年3月3日是第十一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全球活动主题为“连接人类与地球:探索野生动植物保护中的数字创新”,关注数字科技在野生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创新。我国活动主题为“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为做好“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树立我国良好国际形象。
2024年1月28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起草的林草行业标准《林木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技术规程》通过全国林草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审定。该标准充分吸收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和国内主要科研院所30多年的林木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技术研究成果,规定了主要造林树种种子园、母树林、采种基地和采穗圃的营建和经营管理技术等内容,可高质量支撑我国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提高我国林木良种生产技术...
气候变化加剧了火险严重程度,并导致全球范围内的野火更加严重。可燃物处理可以缓解日益增加的野火风险和维持生态系统功能。然而,在不同的火险严重程度(SSR)条件下,可燃物处理的优化方式和有效性仍不清楚。为此,我们提出一个评估各种SSR条件下野火风险的框架,并评估了不同可燃物处理方式在减缓森林火灾中的作用。
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与角倍蚜(Schlechtendala chinensis Bell)互作形成五倍子。五倍子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商品和重要的资源昆虫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单宁酸、没食子酸和焦性没食子酸等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食品、纺织和机械等行业。中国五倍子年产量1.3万吨左右,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5%以上,其产量、种类和质量均居世界之首,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中...
2024年1月26日,中国林学会组织专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等单位完成的“林业剩余物基质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科技成果进行评价。会议由中国林学会副秘书长曾祥谓主持,项目组成员及科技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
卷羽鹈鹕(Pelecanus crispus),鹈形目鹈鹕科鸟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近危(NT)物种。根据迁徙和分布范围,卷羽鹈鹕被分为欧洲、西亚和东亚3个种群。其中,东亚种群繁殖于蒙古国西部,并全部越冬于我国境内,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
记者从北京市门头沟区百花山管理站获悉,该站工作人员近日在百花山发现新的珍稀苔藓样本,经鉴定为卷叶木灵藓,该物种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中被评估为濒危等级。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