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农业昆虫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农业昆虫学相关记录172条 . 查询时间(2.552 秒)
2022年9月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兽医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宠物疫病创新团队在弓形虫自噬相关蛋白介导顶质体生物发生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噬 (Autophagy)》。自噬通常是一种细胞内降解过程,从单细胞真核生物到植物和人类都高度保守。在弓形虫中,自噬相关蛋白不仅参与弓形虫的自噬体的形成过程,且参与弓形虫特有的细胞器-顶质体的生物发生。迄今为止,对于弓形虫自噬蛋...
近期,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敌组研究人员完成了吸浆虫全基因组测序,并对其进行了组装和注释。相关研究以“A chromosome-level genome assembly of the orange wheat blossom midge, Sitodiplosis mosellana Géhin (Diptera: Cecidomyiidae) provides insights in...
全球气候变暖在各个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生物体,极端的气温是气候变暖的显著特征。逐年升高的CO2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研究发现当植物暴露在高温和高浓度的CO2下时,植物体内的酚类和萜烯类物质会发生强烈变化。但是,植物的这些变化如何影响到寄主昆虫仍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
为建立完善的水稻根结线虫防控技术体系,进一步改进化学农药、生物源农药、生防制剂及土壤改良剂的混合使用策略和技术方案,本年度,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与什邡市农业农村局、泽远农业农村合作社共同开展了水稻根结线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2022年6月1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举行纪念李光博院士诞辰100周年暨铜像揭幕仪式,深切缅怀李光博院士的科学精神和历史功绩,传承他的崇高品质和学术思想。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张合成出席活动并讲话,副院长王汉中,院党组成员、人事局局长陈华宁出席活动。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天敌研究组与河南农业大学、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合作,发现了一种在小麦蚜虫中广泛分布的新型浓核病毒,并解析了其与蚜虫互作的分子机制,为开发新的蚜虫生防产品奠定了基础。相关研究结果以“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Densovirus in Aphid, and Uncovering the Possible Antiv...
2022年5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崔金杰研究员团队通过分析棉花介导的棉铃虫与棉蚜互作关系,发现棉铃虫触发的棉花抗性防御反应影响同寄主棉蚜的取食行为,导致棉蚜种群数量下降。相关研究结果以“ Helicoverpa armigera herbivory negatively impacts Aphis gossypii populations via inducible metabo...
2022年4月27日,Nature子刊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IF5year: 8.97)发表了扬州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杜予州教授团队题为“Mechanisms of fungal community assembly in wild stoneflies moderated by host characteristics and local environment”...
2022年4月22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陈洁博士联合中山大学在农林学领域期刊Insect Science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上发表题为“Genome-wide in vitro and in vivo RNAi screens reveal Fer3to be an important regulator of kkv transcription in Drosophila”的研究论文(...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撰写题为“Overseas immigration of fall armyworm, Spodoptera frugiperda(Lepidoptera: Noctuidae) invading Korea and Japan in 2019”的研究论文在《Insect Science》(Top一区期刊)以封面文章正式发表(文章链接:...
2022年1月19日,昆虫系统学顶级期刊Systematic Entomology在线发表了扬州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杜予州教授团队题为“Molecular phylogeography and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the pink rice borer (Lepidoptera: Noctuidae): Implications for refugia identifica...
近日,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何林教授课题组发现环状RNA(circ1-3p)通过海绵吸附作用,促进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TcGSTm04的过表达,调控朱砂叶螨对丁氟螨酯的抗药性。该研究首次揭示circRNA对害螨解毒酶基因表达的调控功能,阐明了节肢动物抗药性调控的新机制,为害螨抗药性治理及害虫(螨)circRNA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参考。相关研究“Circular RNA, circ1-3p, is i...
植食性昆虫通过植物的系统诱导反应产生复杂且多样的相互作用关系。植食性昆虫的种类(物种特异性)和取食危害程度(密度依赖效应)是决定植物系统诱导反应和昆虫互作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就其交互作用知之甚少。
近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果树害虫防控团队以“Detrimental Impact of λ-Cyhalothrin on the Biocontrol Efficacy of Eocanthecona furcellata by Affecting Global Transcriptome and 3 Predatory Behavior”为题在农林科学领域Top期刊《Journal ...
农药因具有高效性、经济适用性等优点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功不可没,但农药使用不规范,滥用和过度现象较为严重,不仅危急人体健康,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事实上,生态系统中有益生物与有害生物是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如何协调害虫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关系是综合防治的核心问题,同时是杀虫剂毒理学研究的关键。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 (Wolff)是一种捕食性天敌,善于群体作战,可捕杀多种鳞...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