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肥料学 >>>
搜索结果: 46-6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土壤肥料学相关记录298条 . 查询时间(1.458 秒)
2022年6月30日-7月1日,德阳市科技特派员、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所所长蒋开锋研究员,水稻改良中心副主任杨莉副研究员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中心副主任秦俭助理研究员一行到雅安市汉源县、邛崃市、广汉市等地考察了本所选育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品香优秱珍及专用粳稻品种示范情况。
2022年6月29日日,在中科院“黑土粮仓”先导专项支持下,长春示范区模式二秸秆覆/混还田节肥增效模式科研团队研发了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新型液体肥料精准变量施肥系统及作业机具。新型液体肥料精准变量施肥系统搭载在气力引射式液体肥料施肥平台上,可根据机具作业速度、作物需肥情况,完成液体肥料的定量供给,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的损失。 新型液体肥料精准变量施肥作业机具以中耕机为基础实现功能优化和提升,...
2022年6月15日下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承担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基于‘微生物+’的营养、防病、促生、抗逆多功能生物肥料制备与产业化”顺利通过验收。验收专家组由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统一组织。
2022年6月13日,植物学领域著名期刊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肥团队关于利用生物有机肥防控植物土传病害的最新研究成果:Bio-organic soil amendment promotes the suppression of Ralstonia solanacearum by inducing changes in the func...
2022年6月2日,山东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资环所主持的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设施蔬菜有机肥精准施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019JZZY010721)进行了综合绩效评价。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山东泰可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参与单位共同完成了该项目的研发工作。
土壤氨氧化也称为硝化,分为自养和异养两个过程。自养微生物的氨氧化细菌(AOB)、氨氧化古菌(AOA)和全程氨氧化细菌(Comammox)共同驱动土壤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但三类氨氧化微生物的相对贡献因土壤环境变化存在较大差异。东北黑土农田土壤氮素含量相对较高,但氮肥的利用效率不高,为控制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化及提高肥料利用率,解析氨氧化微生物介导的黑土农田硝化作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此,东北地理所的科...
2022年4月29日上午,生态所组织召开2021年度生态所农业绿色科技新产品及装备研发专项验收会议。会议由生态所所长吕卫光主持,生态所党总支书记邹国燕,副所长薛永、袁永达,部分院内职工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邀请了上海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陈德明研究员、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朱建华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牛庆良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王伟教授和上海市土壤肥料学会姚政研究员作为院外专家对项目进行了验收评议。
当地时间2022年4月23日,微生物学领域著名期刊《The ISME Journal》在线发表了我院土壤微生物与有机肥团队关于原生生物与细菌互作影响作物健康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Trophic interactions between predatory protists and pathogen-suppressive bacteria impact plant health”。该成果揭示了长期施...
近日,国际农林科学和土壤科学著名期刊《Soil & Tillage Research》(中科院一区,IF=5.374)在线发表了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新型肥料团队题为"Effects of long-term manure substitution regimes on soil organic carbon composition in a red paddy soil of ...
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BA)是一种典型的植物生长促生菌,能成功定殖于土壤、植物根际和种子等环境或组织中。与传统的化肥和农药比较,BA具有环保、高效和无有害副作用等特点,被视为优秀的生物肥料和生防剂,广泛应用于多种农作物以促进作物健康生长。关于BA促生研究有很多,但缺乏作用机制的系统性梳理和总结,阻碍着对BA的作用机制的全面理解及其未来在农林业和其他...
岭南三月,春阳正暖,由中国微生物学会牵头组建的“科创中国”农业微生物产业科技服务团围绕广东省马铃薯产业发展创新需求,联合高等院校和生产企业,聚焦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深入惠州市、深圳市和广州市等马铃薯国家级产业园和主产区,开展生物肥料节本、提质、增效工作,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肥料管理和施用方式不仅直接影响作物产量,也显著驱动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而微生物群落对长期施肥的响应关乎到肥料养分的高效利用和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为此,东北地理所的科研人员联合黑龙江省农科院土肥所、黑河分院及吉林省农科院研究团队,利用黑土区三个30余年的黑土野外定位施肥平台,对比研究了化肥与有机肥4种施肥方式下的微生物群落变化。前期利用高通量扩增子测序技术的研究发现,地域差异是驱动黑土微生物群落分布...
2022年3月31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南充分院在101会议室召开嘉陵区2022年春季高粱种植技术交流座谈会,会议由黎德富院长主持,龙蟠镇党委书记孙伟、副书记蒋林城携龙蟠镇干部及业主代表20余人参会。会上,高粱种植大户分别介绍了自身生产情况、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需要支持的技术事项。特种所陈胜荣研究员、郭伟副研究员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期掌握、整地要求、播种技术、水肥管理等关键环节讲解了酿酒高粱种植技术...
2022年3月29日上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主持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北方一熟区耕地培肥与合理农作制”项目通过验收。验收会由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组织,以现场会议和视频会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段武德研究员担任了项目验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研究员担任了项目业务验收组组长,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王义明研究院担任了项目财务验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傅廷栋、副校长杨...
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张会民研究员等著的《典型稻作区土壤肥力时空变化与提升原理》一书于2022年2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本书是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高产稻田的肥力变化与培肥耕作途径”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和总结。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