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环境科学技术 >>> 环境工程学 >>>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大气污染防治工程相关记录367条 . 查询时间(4.634 秒)
2023年8月1日至4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采取“四不两直”方式,赴湖南省娄底市、益阳市、岳阳市调研大气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并在长沙市会见湖南省省长毛伟明。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刘炳江参加调研。生态环境部机关有关司局、派出机构、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相关调研。湖南省政府有关副秘书长,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主要负责同志参加调研。娄底市、益阳市、岳阳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生态环境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相关调研。
2023年7月14日上午,应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邀请,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书肖教授和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张志讲座教授诚到访,并在学院215报告厅就区域大气空气质量相关内容作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学院副院长胡芸教授主持,吸引了140余名师生到场,共同展开了深入的学术交流。
近日,广州市首例大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异地替代修复在华南国家植物园顺利实施,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与华南国家植物园共建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生态修复科普示范基地随之建成,对公众开放。这是广州市生态环境部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企业治污主体责任,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探索大气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和异地替代修复的生动实践。
近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公布了《关于表彰第十七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获奖者的决定》,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叶代启教授获第十七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是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第三位获此殊荣的教师。
全球盐碱地面积已达到约9.54亿公顷,严重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种植水稻是改善和利用盐碱地、提高边际土地利用率的有效措施之一。但随着大面积盐碱稻田开发,土壤养分失衡、地表和地下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氨气(NH3)、氮氧化物(NOx)等气体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严重的氮损失。目前关于盐碱地区稻田NH3挥发和温室气体(GHG)排放的定量研究相对较少,盐碱稻田碳氮气体排放的微生物驱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关于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积极发挥环境研究院科研及学科优势,进一步深入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确山县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改善,2023年6月28日,环境研究院副院长薛丽坤带队,组织专家团队赴确山县生态环境保护局调研对接定点帮扶工作。
为扎实推进石家庄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扼制PM10污染反弹,稳步落实各项相关政策,2023年7月3日,应石家庄市政府邀请,重点实验室毕晓辉教授赴石家庄市参加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专题会,针对石家庄扬尘污染问题,做题为《扬尘污染特征、问题与治理体系构建》的专题报告。会议由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宇骏主持。
2023年6月1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赵纯揭示了降水对青藏高原污染物年际变化的影响机制。研究成果以Southern Himalayas rainfall as a key driver of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pre-monsoon aerosol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为题发表在《npj气候与大气科学》(npj Climate an...
在202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举行了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会。会议由联合体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生态学学会、联合体学术交流工作委员会、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由中国气象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海洋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林学会、中国土壤学会、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支持举办。会议由联合...
2023年5月30日,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武汉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军,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于云江,同济大学教授戴晓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曹宏斌等生态环保领域的多位专家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为推进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喀左县”)生态文明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朝阳市生态环境局喀左分局于2021年11月委托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开展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及空气质量达标方案项目。接到任务后,我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立了项目研究团队。该项目由我单位张慧研究员主持,包括二十多名科研人员,二十多名星、空、地大气污染污染物实...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等重要论述,积极营造运用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技成果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社会氛围,按照《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关于举办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通知》 (国科函才〔2023〕65号)、《“十四五”生态环境科普工作实施方案》 (环办科财〔2021〕23号)有关要求,在生态环境部统一指导下,在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六五环境日期间,...
为提升南昌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师生在微细颗粒物防控与超低排放技术的认识和研究兴趣,邀请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首席工程师李刚教授来南昌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进行讲座。报告将深入阐述微细粉尘颗粒的特性和危害,介绍防控和超低排放的技术和装备,加深南昌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师生对该领域的理解。报告还将介绍该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进展,提高师生们对该领域的关注度和科学素养,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2023年5月17日上午,江西省环科院张萌副院长一行来访我院,就江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关项目战略合作事宜进行洽谈。会上,张萌副院长一行介绍了提升江西省大气污染防治的需求和目标。
森林叶片吸收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区域及全球循环的关键过程之一。叶片表面蜡质可以直接快速吸附和截留大气中的气态POPs,并通过树叶凋落、雨水冲刷等过程将POPs携带到林下土壤,从而加速POPs向地表的沉降。早期研究显示,低温有助于叶片对大气POPs的吸收,但低温也会降低POPs进一步向叶片内部的渗透效率。总体上,低温条件下叶片对POPs的吸收机制缺乏系统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