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反应工程 >>> 催化剂工程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催化剂工程相关记录710条 . 查询时间(1.01 秒)
2024年1月2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中心(509组群)邓德会研究员、于良副研究员团队应邀发表了关于二维材料晶格限域原子电催化剂的前瞻性文章,系统总结了该类催化剂在电催化能源与环境小分子转化中的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为新型高效电催化剂的设计与研制提供了借鉴。
2024年1月26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和数据驱动催化研究组(511组)肖建平研究员团队与日本理化学研究所李爱龙研究员、中村龙平教授团队在电解水材料设计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制备了不同晶格氧结构的γ-MnO2材料,取得了安培级电流密度的电解水活性,并同时实现在酸性环境中超长的电解稳定性。
2024年1月19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涛,大连化物所研究员王爱琴团队在单原子催化乙烯羧甲酯化反应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乙烯羧甲酯化反应(乙烯、CO和甲醇反应生成丙酸甲酯)是工业上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重要途径。与传统丙酮氰醇法、异丁烯氧化法等相比,该法具有原料来源广、原子经济性高、选择性高等优势。目前,该反应仍广泛使用钯-膦配合物为催化剂,并以硫酸、甲磺酸等强酸为助...
2024年1月18日,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节能与环境研究部能源环境工程研究中心(DNL0901组)王树东研究员、程昊研究员团队研发的干熄焦循环放散烟气一氧化碳(CO)脱除技术完成焦化厂工业侧线实验,在1200小时的实验中,CO转化率在96%至99%之间,展现了良好的CO脱除效果。
2024年1月17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太阳能制储氢材料与催化研究组(DNL1621组)章福祥研究员团队在宽光谱捕光催化剂全分解水制氢研究方向取得新进展。团队发现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SMSI)可显著促进Ir/BiVO4光催化剂体系的界面电荷分离和水氧化性能,进而建立了高效的“Z”机制全分解水制氢体系,其室温下制氢表观量子效率(AQE)达到16.9%(420±10nm)。 本...
2024年1月16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太阳能制储氢材料与催化研究组研究员章福祥团队,设计合成了单原子铱修饰镍合金催化剂(Ir1Ni),用于碱性电解水析氢、析氧,具有水分子活化与H-H、O-O偶联功能,降低了析氢(0.7eV,U=-1.0V)与析氧(0.85eV, U=1.23V)的过电势。
2024年1月1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涛与研究员王爱琴团队在单原子催化乙烯羧甲酯化反应研究方面取得进展。乙烯羧甲酯化反应(乙烯、CO和甲醇反应生成丙酸甲酯)是工业上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重要途径。与传统丙酮氰醇法、异丁烯氧化法等相比,该法具有原料来源广、原子经济性高、选择性高等优势。目前,该反应仍广泛使用钯-膦配合物为催化剂,并以硫酸、甲磺酸等强酸为助剂,存在催化...
2024年1月9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十五室)张涛院士、王爱琴研究员团队在单原子催化乙烯羧甲酯化反应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乙烯羧甲酯化反应(乙烯、CO和甲醇反应生成丙酸甲酯)是工业上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重要途径。与传统丙酮氰醇法、异丁烯氧化法等相比,该法具有原料来源广、原子经济性高、选择性高等优势。目前,该反应仍广泛使用钯-膦配合物为催化剂,并以硫酸、甲磺酸等强酸为助剂...
2024年1月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涛,与研究员王晓东、林坚团队,联合福州大学教授林森等,在双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协同机制的研究中取得了新进展。该研究开发的新型双原子催化剂表现出优于单原子催化剂的丙烷脱氢性能。
024年1月4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太阳能研究部太阳能制储氢材料与催化研究组(DNL1621组)章福祥研究员团队设计合成了一种单原子铱修饰镍合金催化剂(Ir1Ni),用于碱性电解水析氢、析氧,具有水分子活化与H-H、O-O偶联功能,显著降低了析氢(0.7eV,U=-1.0V)与析氧(0.85eV, U=1.23V)的过电势。
2024年1月2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材料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涛、研究员王晓东、研究员林坚团队与福州大学林森教授等合作,在双原子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协同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开发的新型双原子催化剂表现出优于单原子催化剂的丙烷脱氢性能。
报告题目:Chemically Engineered Biocatalysts for Biosynthesis。报告人:吴昌柱教授。报告时间:2023年12月15日10:30-12:00。报告地点:五山校区13号楼东糖厅。
2023年12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延长石油西安洁净能源(化工)研究院(以下简称能研院)与延长石油榆林煤化公司所属榆神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乙醇脱氢制乙醛成套技术”通过陕西省化工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催化净化是控制燃油车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技术,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将排放污染物降解为无害物质。随着燃油车电气化水平的提升和因交通拥堵导致的频繁怠速,排气温度经常低于催化剂工作温度,影响了污染物的降解效率。
2023年12月5日,精密测量院邓风和徐君研究团队在沸石分子筛催化剂上水环境对催化反应影响机制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发现水分子可以在ZSM-5分子筛催化剂活性位上形成局域微观水环境,并在苯的甲基化反应体系中诱导产生微观疏水效应,进而对苯的甲基化反应过程具有调节作用,相关结果发表在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