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化学工程 >>> 化学分离工程 >>> 蒸馏 吸收 萃取 吸附与离子交换 膜分离 蒸发与结晶 干燥 化学分离工程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81-19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化学分离工程相关记录276条 . 查询时间(2.58 秒)
院仿生材料与界面科学院重点实验室邀请,北京大学王路达教授于8月23日上午来理化所交流访问,并作了题为“基于二维分离膜的纳流体研究”的精彩报告。报告中,王路达教授介绍了其课题组将微纳米碳材料应用于纳流体及分离膜领域的材料制备和机理研究的工作,其中包括利用自支撑二维膜实现了调控分子级别流量开关以及膜分离过程中的气体分子运输机理等,并介绍了诸多应用设想。在提问环节,在场师生踊跃地对报告内容提问,得到王路...
近期,为了解决膜分离材料的抗污染问题,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靳健课题组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设计和制备了一种磺基甜菜碱型两亲离子性纳米水凝胶接枝改性的PVDF多孔膜(ZNG-g-PVDF)(如图1所示)。这一两亲离子性纳米水凝胶的尺寸~50nm,这一纳米级尺寸有助于纳米水凝胶的快速浸润和吸水,从而赋予了PVDF多孔膜超亲水的性质。由于两亲离子性纳米水凝胶同时具有水凝胶的高保水性...
2018年8月1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党委书记全燮到环境学院进行学术交流,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膜分离与高级氧化的耦合方法与水/废水处理强化原理”的学术报告。全燮教授从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背景出发,阐述了传统膜分离技术面对的挑战和新型技术开发的现实需求。他针对膜分离与电化学技术的耦合和膜分离与催化臭氧氧化技术的耦合,从原理、耦合方法以及新型耦合材...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智能高分子团队研究员陈涛和黄又举通过高分子表面接枝改性碳纳米管薄膜,调节复合薄膜的表面和内部组成与结构,并与纳米金粒子结合,构建出系列多功能二维非对称的油水分离膜材料,在综合处理复杂组分油污废水方面取得进展。为有效去除油污中的有害污染物,研究人员将高密度负载金纳米颗粒的复合微球(PS@AuNPs)与碳纳米管薄膜相结合,构建了一种表面水下超疏油、下层具有催化功能的多...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纳米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唐智勇和副研究员李连山在具有刚性分子骨架的自组装多孔薄膜用于高效有机小分子分离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Microporous membranes comprising conjugated polymers with rigid backbones enable ultrafast organic-solvent nanofilt...
利用太阳光驱动水蒸发获取清洁饮用水,有望作为一种应急手段,用在海难或野外求生等情况下。相对于自然蒸发过程和传统膜分离技术,将具有良好光热转化能力的光热膜应用到太阳光驱动水蒸发体系中,可以有效提高蒸发效率。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江河清带领的膜分离与催化研究组前期利用不同纳米碳材料的复合策略,对2D光热膜表面微结构进行调控,显著提高了水蒸发效率(J. Mater. Chem. A, ...
纳滤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介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新型膜分离技术,其截留分子量在200~2000之间。根据纳滤膜表面的电荷以及截留尺寸,纳滤膜能够有效地截留二价及高价离子、染料、有机小分子、抗生素、二糖及多糖类化合物等,因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环保以及冶金等行业。目前,由界面聚合法制备得到的复合纳滤膜是商品化纳滤膜的主要形式,这种膜由多孔的支撑底膜和复合在支撑膜表面起分离作用的...
2018年5月22日,世界著名结晶专家、德国马丁路德大学原副校长Joachim Ulrich教授应邀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并在化工学院学术报告厅作题为 “A New Concept of Melt Layer Crystallization for High Viscous Feed Streams” 的学术报告。学术交流会由化工学院院长张自生教授主持。会上, Joachim Ulrich教授提出动态...
2018年5月19日下午,应我校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分离膜科学与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邀请,我校荣誉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俄亥俄州立大学何文寿(W.S. Winston Ho)教授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期间,何文寿教授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Membrane Scale-up and Module Fabrication for CO2 Capture”的学术报告,来自膜重点实验室、材料学院、环...
亚临界水,又称高压热水、超热水或热液态水,是指在一定压力下(一般在5~20MPa),温度处于100℃以上,临界温度374℃以下的高温水,且一直保持液体状态。通常条件下,水是极性化合物,在5MPa压力下,随温度升高(50~300℃),其介电常数由70减小至1,也就是说其性质由强极性渐变为非极性,可将溶质按极性由高到低萃取出来。通过控制亚临界水的温度和压力,使水的极性在较大范围内变化,从而实现天然产物...
斑马的黑白条纹、海螺的旋转螺纹、植物茎叶的回旋卷曲……大自然中这些规则重复的图案是怎么形成的,一直是个令人好奇的问题。早在6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图灵就预测:某些重复的自然斑图可能是由两种特定物质(分子、细胞等)相互反应或作用产生的。通过一个被他称为“反应-扩散”的过程,这两种组分将会自发地自组织成斑纹、条纹、环纹、螺旋或是斑驳的斑点等结构。后来的科学家证实了这个猜想,并将这类结构称为“图灵结构”。
化学化工学院喜迎校庆116周年系列活动之学术报告于4月20日下午进行,在化工馆三层会议室,邀请北京工业大学安全福教授作了题为《面向能源与环境的高渗透性离子对结构分离膜》和天津大学王志教授作了题为《用于脱碳提纯氢气的CO2优先渗透分离膜研究》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由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董晋湘教授主持,我校化工相关学科的师生参加了报告会。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含油污水被排放,同时海洋原油泄漏事件频发,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传统油水分离方法主要包括气浮法、离心分离法、吸附和燃烧等,但均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应用范围窄等缺点。超浸润分离膜由于具有结构可控性好、分离效率高和分离精度高的优点,目前成为油水分离领域的研究热点。近期,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刘富团队(先进功能膜)在高性能聚偏氟乙烯(PVD...
2018年4月17日下午,应我校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胡云霞教授邀请,亚洲理工学院C. Visvanathan教授来我校学术交流访问。学术交流报告会在科研中心2楼会议室举行。Visvanathan教授作了题为“Development of Membrane Bioreactor Systems: From Wastewater to Water Treatment”的学术报告。此次报告会由重...
2018年4月8日上午,2017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在天津礼堂举行。我校肖长发教授主持、天津工业大学和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同质增强型中空纤维膜制备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项目获天津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