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子技术 >>> 超导电子技术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超导电子技术相关记录56条 . 查询时间(4.596 秒)
2020年6月12日,来自中科院、国网公司、南瑞集团、高校等8位超导和电力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院士专家组,对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与国家电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以及沈阳特变电工共同参与实施的国家电网科技项目“磁偏置高温超导限流器运行实验技术”进行了验收。项目各课题承担单位对该项目进行了总结与汇报,验收专家组重点考察了各课题研究内容的执行情况、取得成果的创新性、...
近年来,分子电子学领域陆续发展了机械可控裂结技术(MCBJ)、扫描隧道显微镜裂结技术(STM-BJ)、石墨烯-分子-石墨烯的单分子结方法(GMG-SMJs)等技术,实现了对单分子电导的测量。通过向共轭分子(分子导线)两端引入锚定基团(如-SCH3和-NH2),其分别可与电极结合和连接,进而可以将共轭分子(分子导线)“锚定”在两个电极之间和测量单分子电导。该方法已被用于研究共轭分子的结构以及“锚定”...
为了实现钆基造影剂弛豫率的突破,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董慧课题组、丁古巧课题组提出借助石墨烯量子点的表面局域超强酸微环境实现钆基造影剂弛豫率的突破。实验及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石墨烯量子点表面局域超强酸微环境能显著提高造影剂磁性中心附近的水交换速率,进而提高造影剂的弛豫率。在商用高场磁共振系统(7 T)下该造影剂弛豫率为127.0 mM-1 s-1,高于已有报道...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功能材料研究室朱雪斌研究员课题组在超高导电的铜铁矿氧化物薄膜方面取得进展。首次报道了溶液法制备超高导电外延PtCoO2、PdCoO2和PdCrO2薄膜,相关结果以“Solution-Processable Epitaxial Metallic Delafossite Oxide Film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
近日,物质学院凌盛杰课题组与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大学的David L. Kaplan教授及MIT的Markus J. Buehler教授合作,基于天然蚕丝开发出可规模化生产的多功能导电纤维。这类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导电性,可以通过工业化纺织设备直接加工成具有环境响应性、力学响应性的多功能电子织物。该成果论文“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S...
“电子在纳米结构中的传输是一个‘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过程,而我们找出了一条绿色通道。”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修发贤这样介绍他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纳米尺寸的导体中运动着的电子若找不到“宽敞”的通路,相互撞击,四处“碰壁”,就会使导体发热,产生能量损耗。寻找超高导电材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一把钥匙。复旦大学物理学系修发贤课题组近日在砷化铌纳米带中观测到其表面态具有超高电导率,这也是目前二维体系中的最高电导率,...
近日,宁波大学理学院教师王万胜以宁波大学为第一作者单位在物理学领域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发表题名为《Sr2RuO4中具有准节点的手征p-波超导电性的理论研究》的署名文章。该论文采用了奇异摸泛函重整化群方法研究了Sr2RuO4的超导电性问题。Sr2RuO4是第一个稀有的p-波超导体的候选材料,而p-波超导体在拓扑量子计算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在实验上,核磁...
2018年11月5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公布了2018年度全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评选结果。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编辑出版的《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被评为“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近年来,科技期刊社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以创建“名刊强社”为目标,认真谋划发展蓝图,实施“期...
铁基高温超导体中除磁有序及磁涨落外,还存在另一种序:电子向列序。这是一种与液晶相似的性质,即电子向列态破缺晶体的旋转对称性。近来,电子向列序的涨落对物性(超导)的影响(作用)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个重要科学问题。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郑国庆研究组(SC9组)的博士研究生王春光等人通过核磁共振测量发现,在NaFe1-xCoxAs的超导态下存在一个向列量子临界点(这里电子向列...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超导电子学卓越创新中心、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牟刚等人,应邀在《物理学报》发表题为《铁基超导1111体系CaFeAsF的单晶生长和物性研究》的综述文章[Acta Phys. Sin. 67, 177401 (2018)],并入选当期优秀论文获得重点推荐。自2008年发现以来,人们对铁基高温超导材料探索和物理性质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其中最早发现的1111...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丁书江课题组研制成功一类新型的导电弹性体——离子导电弹性体。与电子导体不同,离子导体(或名电解质)采用离子作为载流子,可以实现电子导体极难甚至是不可能实现的功能,如同时具有导电性、极高的透明性以及可变形性。该离子导电弹性体采用快速光固化方法制备,将盐溶解于弹性体单体中,一步固化成型,由解离的离子在聚合物链段中的迁移来实现导电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离子导电弹性具有良好的拉伸性、...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端硅基材料与应用课题组与超导材料与超导电子学应用课题组合作在二维无序超导体双量子相变物理机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人员利用Ge(110)上生长的单晶石墨烯与无序锡岛阵列人工地构造出二维超导体,并发现了磁场调控下呈现两个超导绝缘体量子相变,在实验上证明并阐释了二维无序超导体的磁场调控双量子临界现象产生的物理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以Doub...
在重费米子超导体中,正常态重电子的有效质量可以达到自由电子质量的上百倍,其特征费米能量也相应削减,只有meV的量级。1979年,德国科学家Frank Steglich等人首先在CeCu2Si2中发现了重费米子超导,其超导转变温度约为0.6 K,为重电子费米能的5%,远大于一般的元素超导体,堪称“高温超导体”。同时其德拜温度又远大于重电子费米能,无法用传统的BCS超导理论解释,需要新的超导机理。这一...
最近,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纳米物理与器件重点实验室N07课题组研究员张广宇的博士生吴霜、沈成等针对锯齿形边缘石墨烯纳米带开展了磁输运测量研究。利用课题组前期发展的氢等离子体各向异性刻蚀辅助的石墨烯纳米结构加工技术【Adv. Mater. 22, 4014 (2010); Adv. Mater. 23, 3061 (2011); Appl. Phys. Lett. 109...
应上海大学理学院物理系、上海市高温超导重点实验室主任蔡传兵的邀请,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肖立业研究员于5月9日下午在上海大学校本部E408做“超导技术在未来能源和电网中的应用”理学院当代科学前沿学术报告。首先,肖立业研究员介绍了当今时代的能源现状,从今思古,叙述了人类发展因其能源革命而一次次进步,从能源的重要性到清洁能源革命的必要性,再到清洁能源革命的可行性和前景等多方面、多层次地阐述了当今时代所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