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微生物学 >>> 细菌学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细菌学相关记录412条 . 查询时间(2.271 秒)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 nAChRs)是一种主要表达于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五聚体配体门控阳离子通道,也是新烟碱类(neonicotinoids)和多杀菌素类(spinosyns)等重要杀虫剂的靶标。但是2022年来,害虫抗性和对蜜蜂的毒性问题限制了其发展并促使了砜亚胺类(sulfoximines),丁烯羟酸内酯类(butenolide...
我国每年产生各类秸秆约9亿吨、畜禽粪污约38亿吨。以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为主的农业废弃物再利用,不仅能促进农业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还有助于延长现代农业产业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具有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重效益。近日,上海市农科院研究人员利用食药两用真菌蛹虫草作为“细胞工厂”,将秸秆和废弃菌渣等农业废弃物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抗癌药物喷司他丁,充分验证了利用合成生物学可以实现...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黄英团队开展了系统的链霉菌生态进化研究。先后揭示了链霉菌种内基因交流的生境障碍(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15)和链霉菌的网状进化历程(Mol Phylogenet Evol, 2016),并通过群体基因组学研究证实生境适应促进了微黄白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idoflavus)种群结构形成(Appl Environ Microbio...
名古屋大学等组成的科研团队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文章称,亚洲等地新冠病毒死亡率低的原因可能与肠内菌有关。该团队调查了10个国家的健康人士,结果发现在亚洲和北欧,带有较多“柯林斯”细菌的人占比较高。
高效便捷的基因组操纵技术可推动病原菌致病机理的研究。水稻是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由水稻白叶枯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是威胁水稻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邱金龙团队利用水稻白叶枯菌内源CRISPR-Cas系统,建立了高效的基因组编辑方法,实现了对白叶枯菌的精准遗传修饰,相关研究成果以“Highly effici...
2021年12月2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叶武威研究员团队开展了棉花与真菌共生对棉花耐盐性影响的相关研究,发现棉花可与大丽轮枝菌建立共生关系并形成共生体进一步提高棉花耐盐性,为棉花耐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结果以“A novel raffinose biological pathway is observed by symbionts of cotton≡Verticillium ...
近日,Nature Index期刊Water Research在线发表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王铁成教授题为“Environmental free radicals efficiently inhibit the conjugative transfer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by altering cellular metabolism and plasmid ...
北京12月12日电喝酸奶会把益生菌喝到肚子里,这些益生菌其实就是“活体生物药”,有利于我们的肠胃蠕动。科学家试图开发“活体生物疗法”应对人体的某些胃肠道疾病,但由于许多益生菌对氧极为敏感,使得制造、储存和运送它们变得很困难。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寄生于人类胃幽门部位的常见细菌病原体,其长期感染易诱发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是全球感染人数最多且潜在致癌危害最大的致病菌之一。目前临床上对HP的根除治疗主要依赖多联抗生素疗法,然而多联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容易造成肠道菌群失调,引发其他病症,同时还导致了HP耐药性逐步增强,根除率逐年降低。因此,研究HP化学生物学调控新机制和发展抗HP新药具...
根际微生物群落构成了抵御土传病原菌的第一道防线。迄今为止,大多数研究都聚焦于根际微生物如何直接抑制土传病原菌的生长。近日发表于《国际微生物生态杂志》(ISME J)的研究成果显示,番茄根际细菌群落对土传病原菌的“帮手”、而不是病原菌本身的抑制作用发挥着主要决定作用。论文通讯作者、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韦中认为,调控根际微生物组互作关系,抑制病原菌帮手的生长可能成为抵御土传病害的新策略。
微生物学著名刊物mBio于2021年10月26日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根瘤菌研究团队题为Global transcriptional repression of diguanylate cyclases by MucR1 is essential for Sinorhizobium-soybean symbio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广宿主根瘤菌Sinorhizobiu...
2021年10月11日,甘肃省科技科学技术(专利)奖励大会在兰州举行,隆重表彰为全省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获得2020年度“甘肃省专利一等奖”1项和“甘肃省专利发明人奖”1项。草食动物细菌病团队储岳峰研究员和口蹄疫防控技术团队郭慧琛研究员作为获奖代表受邀参加奖励大会。
2021年10月9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沈锡辉教授课题组在PNA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T6SS translocates a micropeptide to suppress STING-mediated innate immunity by sequestering manganese”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细菌六型分泌系统(T6SS)通过分泌锰离子结合效应蛋白TssS,螯合宿主细胞cG...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由冷水性鱼类病害防治科技创新团队王荻等人申请的“鲑鳟细菌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采集系统V1.0”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为2021SR0409552。
由黑龙江所冷水性鱼类病害防控科技创新团队王荻等人申请的“鲑鳟细菌性病原耐药监测系统V1.0”获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号为2021SR0716325。该系统是鲑鳟细菌性病原耐药监测数据收集分析软件,简便快捷,无需专业技能及培训即可无忧操作,方便用户对耐药监测数据进行登记,管理和分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