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细胞生物学 >>> 细胞生物物理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细胞生物物理学相关记录121条 . 查询时间(3.503 秒)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2017年12月26日,2016年度南粤突出贡献奖和南粤创新奖的颁奖仪式在广东省政府举行,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干细胞多能性与重编程机理研究团队喜获南粤创新奖。
近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干细胞多能性与重编程机理研究集体”获2017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广州生物院研究员裴端卿、潘光锦、Miguel A. Esteban获得“突出贡献者”称号,获奖研究集体包括陈捷凯等14位主要完成者。
2017年10月23日,英国剑桥大学威尔卡姆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Austin Smith教授应邀到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进行学术交流,并作了题为 “Design Principles of Pluripotency: Phases and States” 的学术报告。报告由广州健康院院长裴端卿主持。
2017年6月27日,《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艳丽课题组及其合作者关于细菌Argonaute(Ago)蛋白引导链与靶链不完全互补配对的最新研究成果,题为Structure/cleavage-based insights into helical perturbations at bulge sites within T. ...
肿瘤分子标志物的存在或表达变化是研究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调控机制的重要基础。通过对不同肿瘤分子标志物表达进行检测,可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以及治疗。我校化学学院龙亿涛教授科研小组近期在肿瘤分子标志物单细胞逐层成像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德国应用化学》近日以“A Two-Stage Dissociation System for Multilayer Imaging of Cancer Bi...
2016年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学家最近首次建立树鼩精原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并利用体外培养的树鼩精原干细胞成功获得世界首只转基因树鼩,实现了树鼩基因修饰技术的重大突破。树鼩是一种具有重要潜在应用价值的实验动物。相较于啮齿类实验动物,树鼩在遗传进化地位及生理生化特征上均更接近于灵长类。并且,树鼩相比于灵长类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有着诸多优势,包括体型小、生殖周期短、饲养成本...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是真核生物整合胞外信号与细胞反应的重要信号枢纽。MAPK在跨膜受体的下游,通过磷酸化不同底物蛋白来激发特异的基因表达和细胞反应。因此,MAPK底物蛋白的研究将加深我们对植物感受外界信号后启动特异细胞反应机制的认识。然而,蛋白磷酸化的瞬时性给MAPK底物的鉴定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中科院微生物所邱金龙课题组...
近日,EMBO Report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和刘兴国研究组的研究成果——“Gadd45作为异染色质松散因子提高iPS重编程”(Gadd45a is a heterochromatin relaxer that enhances iPS cell generation, EMBO Rep. 2016 Oct 4. pii: e201642402.)。该研究建立针对...
2015年12月22日的Cell Research 杂志在线报道,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张旭研究组研究发现,通过高覆盖的单细胞测序和以神经元大小为参考的层次聚类,可对小鼠背根神经节初级感觉神经元进行分类,又通过全细胞膜片钳在体记录结合单细胞PCR方法可检测各类初级感觉神经元对外周皮肤刺激的反应。该工作首次通过高覆盖的单细胞测序对初级感觉神经元进行了重新分类,并且建立了基因表达与...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李劲松研究组继建立能稳定支持半克隆小鼠出生的“类精子细胞”单倍体细胞系之后,该研究团队在单倍体细胞技术上又取得新突破,最新研究成果于11月17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研究》上。该研究从卵子中产生了能代替精子使用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并证明这些细胞能高效产生半克隆小鼠,从而简化了单倍体胚胎干细胞技术,促进单倍体胚胎干细胞技术的广泛应用。
实验室培养的人类干细胞可用来形成类似于胚胎时期的肾脏结构,这项研究代表着在用干细胞合成全功能肾脏的方向上迈出重要一步。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的一项研究显示,这种肾状结构可用于药物毒性筛选、遗传疾病建模以及特定肾脏细胞治疗来源。
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曾艺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发现乳腺中的多能干细胞,“刷新”乳腺干细胞性质的现有理论,为乳腺癌检测和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新靶点。
近日,厦门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卜国军教授课题组在生物化学研究领域权威杂志《JBiolChem》上发表研究论文“Tyrosine-based Signal Mediates LRP6 Endocytosis and Desensitization of Wnt/β-catenin Signaling”。
2014年8月8日,国际学术期刊eLife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吴立刚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MicroRNA-mediated repression of nonsense mRNAs,揭示了动物细胞中microRNA(miRNA)的一种全新角色。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