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地球化学 >>> 元素地球化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元素地球化学相关记录48条 . 查询时间(5.946 秒)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高场强元素Nb-Ta-Ti通常认为是流体不运移元素,常用来判别构造环境及热液变质过程中计算元素迁移量的参考元素,高温高压实验也证明TiO2在富水流体中溶解度极低,从而支持富水流体难以迁移Nb-Ta-Ti的观点。然而在俯冲折返的榴辉岩中发现大量含金红石的石英脉,指示在特殊条件下Nb-Ta-Ti是运移的。俯冲板片变质脱水形成的流体不只是简单的富水流体,因为随着温度压力的升高,水在熔体中的溶解度升高,同...
中国拥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在地壳中的分布呈现共伴生的特性,主要以北方的轻稀土矿及南方的离子型中重稀土矿为主,不仅满足了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为全球稀土供应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中国以23%的稀土资源承担了全球90%以上的市场供应。中国生产的稀土永磁材料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消耗了我国稀土总应用量的40%左右,稀土永磁材料产业的发展对稀土资源的平衡利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稀土永磁领域...
磷(P)是植物生长必需的主要养分元素,对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碳和氮主要来自大气不同,自然生态系统中P的最终、唯一来源为含P矿物的风化。然而,先前的研究多侧重于研究P生物有效性和形态转化,缺乏对P风化速率的定量研究。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吴艳宏带领“山地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团队利用贡嘎山冰川退缩迹地,定量评估了早期成土过程中原生矿物P的风化速率,揭示了控制P风化速率...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李元在设定的fO2条件下同时测量了V和Sc在地幔单斜辉石和玄武质熔体之间的分配系数——单斜辉石是地幔最重要的V-Sc载体。结果发现,V和Sc的分配系数都会随压力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且V和Sc的分配系数是相互协变的(图1)。结合文献数据,进一步发现,V和Sc分配系数的比值是一个常数,不随温度、压力、熔体成分、熔体水含量的变化而变化(图2)。因此,这些结果证明,温度、压力...
氮是地球生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自进入人类世以来,地表氮污染持续增加并已经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如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水质和空气质量下降、土壤酸化、森林衰退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植物氮素利用研究不仅是为了更合理施用农业氮肥,减少环境氮污染,也是准确理解整个陆生植物生存生长机制(物种适应性和生物多样性)和固碳能力的关键。然而,环境中有多少氮可供植物利用、植物真正利用了多少氮和哪些形态氮素以及植物氮素利...
地球早期发生核幔分离时,部分元素随铁镍合金进入地核,从而造成它们在硅酸岩地球(包括地幔和地壳)中的含量极低,也因此被称为“贵金属元素”(包括Os、Ir、Ru、Rh、Pt、Pd、Ag、Au)。相对于硅酸岩相,以上元素与Re都强烈倾向于进入金属相和硫化物相,从而又分别被区分为强亲铁元素(Highly siderophile elements,HSE)和强亲铜元素(Highly chalcophile ...
氮是地球生物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自进入人类世以来,地表氮污染加剧并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环境中有多少氮可供植物利用?植物真正利用了多少氮?哪些形态氮素以及植物氮素利用机制如何随环境变化而变化?这些一直是环境地球科学和生态学共同关心的科学问题。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2018年1月9日至12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水圈微生物驱动地球元素循环的机制”重大研究计划第一届学术交流会在深圳召开。本次大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主办,南方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系承办。来自全国高校研究机构的27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重大研究计划旨在聚焦微生物参与的碳氮硫等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发现功能微生物(群)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新类型,揭示元素循环与能量代谢新途径及其...
应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玖斌研究员邀请,加拿大Trent大学Holger Hintelmann教授、法国巴黎地球物理学院Frederic Moynier教授和图卢兹大学Giuseppe Saldi研究员于11月12日至18日来地化所进行学术交流访问。访问期间,Holger Hintelmann教授、Frederic Moynier教授和Giuseppe Saldi研究...
增生型造山带是微陆块拼合显著的地区。该类型造山带往往与超大陆的旋回息息相关。中亚造山带是世界上最大的增生型造山带之一,由微陆块、海山、岛弧等增生形成。其内部微陆块前寒武纪地质演化过程及其与超大陆旋回关系和构造起源一直是中亚造山带早期演化和构造研究的核心问题。位于中亚造山带南部的中天山地块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所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国家重点实验室岩石学学科组博士黄宗莹、教授龙晓平以及...
木卫二黑暗物质可能是海盐     木卫二  海盐  星球       < 2015/5/18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日前实验证明,包裹在木卫二外面的黑暗物质,可能是从地下海洋暴露出来的经辐射后变色的海盐。木卫二海盐的存在表明海洋与多岩石海床之间进行了相互作用,这是考察该星球能否支持生命存在的重要因素。该研究成果将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
中科院地球环境所副研究员谭亮成等对采自秦岭南坡的一支年纹层石笋近百年的微量元素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最近95年(1914~2008年)石笋锶/钙值、钡/钙值与生长速率显著相关,且主要受控于温度变化。相关成果发表于《第四纪研究》杂志,并获选为当期封面文章。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