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沉积学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沉积学相关记录171条 . 查询时间(3.177 秒)
发生在距今~2.6 Ma 的松山-高斯(Matuyama-Gauss,M-G)地磁极性转换被视为第四纪底界划分的重要时间标记,然而M-G界线在海洋沉积物和中国黄土中的古地磁记录并不同步。 海洋中M-G界线主要记录在相对温暖的氧同位素103阶段(MIS 103),而中国黄土中M-G界线主要记录在黄土层L33,对应于寒冷期(MIS 104)。这种“错位”现象无疑将影响基于地磁极性倒转年代框架的中国黄土...
霍氏串珠(Horodyskia)是发现于元古宙地层中的形态类似一串珍珠项链的宏体化石,其生物成因和系统发育位置一直存在争议。2023年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早期生命研究团队牵头在鲁西和淮南地区拉伸纪地层中发现了以多种形式保存的霍氏串珠标本,证实了霍氏串珠的生物成因,表明真核生物至少在14.8亿年前通过多核体和简单多细胞化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身体的宏体化,为真核生物的早期演化与体型的宏体化...
泥炭是重建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的重要气候载体,而建立可靠的年代标尺是进行古气候重建研究的基础,在理解和分析气候记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为区域环境的对比提供了可能。然而,存在多种因素可能会影响14C年代校正以及泥炭剖面年代框架建立的可靠性,例如:14C年龄平台区年代结果的校正,14C测年材料的选取以及表层泥炭沉积(1950AD以来的泥炭沉积)的确定。
2023年3月31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化学与环境团队联合环境污染与修复团队在非稳态活性组分与砷界面反应行为及其环境效应方面取得系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以“Micropore sites in ferrihydrite are responsible for its higher affinity towards As(III) relative to As(V)”“Insights...
放射性核素常被用于近现代沉积物定年。然而,由于来源、半衰期、环境行为和测量技术方面的差异,它们在被用于沉积物尤其是快速沉积体系的定年时多数以失败告终。因此,开展快速沉积下核素水平和分布的差异及其机理研究,对于认知和确立可靠定年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郑明辉课题组基于参加《全球POPs监测技术导则》的经验,创新同位素稀释技术,建立了在3万多种毒杀芬同类物中,准确识别和定量3种指示性毒杀芬的方法。方法具有选择性强、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的特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课题组联合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制了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土壤和沉积物 毒杀芬的测定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于2023年2月9日在生态环境部网站(2023年第8号文)正式发布,详见https:...
2023年1月4日,《自然》旗下期刊《通讯-地球与环境》(《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在线发表了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孙媛媛博士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Mid-Miocene sea level altitude of the Qaidam Basin, northern Tibetan Plateau”。
塑料是在大小、形状和强度等方面均具可塑性的材料。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塑料已被广泛用于生产器材及生活用品。与此同时,颗粒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也随之以不同的形状、颜色和类型遍布于生态空间中各个角落和各种生物。城市水系统是城市生产、生活及生态空间互相连通的纽带,是研究微塑料在城市循环过程和效应的重要载体。例如,水库和海湾分别作为连通城市水系统给水端和排水端的典型生态空间,水库和海湾微塑料形成和机制的研究...
古温度定量重建是过去全球变化研究关注的一个科学问题。近期研究表明,微生物产生的四醚膜脂brGDGTs具有定量示踪过去陆地温度变化的潜力。然而,目前对于湖泊沉积物中brGDGTs的来源尚缺乏定量评估。尽管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湖泊中存在大量的自生brGDGTs,但是由于brGDGTs在土壤中含量也很丰富,土壤输入可能会影响湖泊沉积物中的brGDGTs的分布,妨碍基于湖泊brGDGTs的古温度定量重建。
2023年1月16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伟研究员团队研发的“非破坏性立体化石及文物表面化学元素分布特征分析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授权公告号:CN111624218B)。我们常见的化石多为硬体骨骼化石,软躯体化石可以提供更多生物信息,但由于生物死亡后腐败降解等原因通常难以保存。然而,软躯体在降解过程中会释放不同类型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与周围的沉积物发生反应,往往会在化石周围的岩石...
微塑料(粒径小于5mm的塑料)是一类在海岸带环境中广泛分布的新污染物,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红树林湿地是海岸带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约占全球海岸线的60-75%。受陆地和海洋活动的影响,红树林湿地已成为微塑料重要的汇。红树林湿地微生物丰富多样,驱动着湿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提高湿地固碳储碳、净化环境污染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湿地沉积物环境富含有机质、硫酸...
微塑料(粒径小于 5 mm的塑料)是一类在海岸带环境中广泛分布的新污染物,对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红树林湿地是海岸带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约占全球海岸线的60-75%。受陆地和海洋活动的影响,红树林湿地已成为微塑料重要的汇。红树林湿地微生物丰富多样,驱动着湿地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提高湿地固碳储碳、净化环境污染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湿地沉积物环境富含有机质、...
20223年1月4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金海军研究员团队将脱合金与电沉积相结合,在完全互溶且热力学稳定不易分解的Cu-Au合金体系中构筑出类似于调幅分解产生的纳米结构,形成仿调幅分解结构合金(spinodoid alloy)或人工调幅合金。这一新型纳米金属材料具有接近理论值的高强度,同时表现出粗晶材料的塑性变形特征,为材料的强韧化和功能化设计提供了新思路。该项研究成果以“...
晚古生代大冰期的起始时间、演化历程、及其对海洋生物演化的影响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晚古生代大冰期的广泛发育(即冰期主幕)一般认为开始于密西西比亚纪中-晚期(维宪期-谢尔普霍夫期),但基于高纬度冰川沉积、低纬度海平面变化、化石氧同位素等记录,不同学者对冰期主幕开始时间的认识并不一致,观点包括:维宪晚期、维宪期-谢尔普霍夫期之交、谢尔普霍夫早期、谢尔普霍夫晚期。
2022年12月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薄膜光学实验室报道了采用倾斜沉积技术将SiO2薄膜的折射率从1.45调整到1.15的精确控制,并制备了一种超宽带的SiO2梯度折射率宽带减反射膜。相关成果以“Broadband antireflection film by glancing angle deposition”为题发表在Optical Materials。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