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文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天文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437条 . 查询时间(2.112 秒)
应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邀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苏晓莉博士于2016年2月26日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为大家作学术报告,报告题目是“联合重力卫星GRACE与测高卫星Envisat研究陆地冰盖质量的年际变化”。数十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认真听取了报告,并进行学术交流。
近日,LAMOST第一批巡天数据(LAMOST DR1)正式被法国斯特拉斯堡天文数据中心(CDS)的VizieR数据库系统收录,获得“V/146”的永久星表编号,同时同步到VizieR在英国、美国、日本、南非、印度、中国、加拿大的镜像系统。这个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天体光谱巡天数据集完整地融入了国际天文数据库系统。星表和光谱数据均可按照国际虚拟天文台的标准接口和检索方式访问,并能方便地与其他数据交叉融合...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沈俊太研究员近日获得英国皇家学会牛顿高级学者基金(Newton Advanced Fellowship)资助。资助项目名称为“揭秘银河系核球的形成演化历史”,资助金额约为9万英磅,项目执行期为三年。
星表是记载天体空间位置、速度、亮度、颜色、分类等各种信息的数据表格,它可为天文学、测地学、地球动力学、导航和航天国防等研究和应用提供必不可少的参考数据。在天体测量研究领域,星表方面的成果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团队研究基础和实力强弱的主要标准之一,编制高精度的星表是世界各国天体测量工作者所努力追求的重要目标。
2016年1月7日上午,膺获国家科技奖的香港科学家代表团一行10人到访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该代表团团长为香港科技大学协理副校长吴宏伟,成员主要来自香港科技大学、中央人民政府驻港联络办、京港学术交流中心、香港中文大学等单位。中国科学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安建基主任及李芳芳副主任陪同访问,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王赤副主任接待了代表团并进行会谈。
2016年1月7日,泰国国立天文研究所(NARIT)所长Boonrucksar Soonthornthum等一行4人,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顺访毫米波与亚毫米波技术实验室,与实验室研究人员进行了丰富的学术交流。实验室主任史生才研究员陪同参观了实验室,并详细介绍了应用于天文望远镜的太赫兹超导探测器现状与进展、关键技术及取得的成果。参观过后,Boonrucksar Soonthornthum所长一行...
中国科学技术部2016年1月4日在北京举行小行星命名仪式,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及4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获此殊荣。小行星是目前各类天体中唯一可以根据发现者意愿进行提名,并经国际组织审核批准从而得到国际公认的天体。由于小行星命名的严肃性、唯一性和永久不可更改性,使得能够获得小行星命名成为世界公认的荣誉。
2015年12月1日,土耳其天文学会主席、丘库罗瓦(Cukurova)大学艾森·阿克玉兹(AysunAkyüz)教授访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中国天文学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杨戟和相关人员参加了座谈。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制的国内首台星载氢原子钟搭载航天五院新一代导航试验卫星于2015年9月30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该氢钟于2015年11月9日开机,目前遥测数据正常,氢钟已在轨稳定工作。
记者日前从香港大学获悉,该校3位科学家发表了能更加准确测量行星状星云与地球之间距离的新方法。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报》。行星状星云以“行星”命名,是因为早期的天文学家将这些球状电离气体误认作行星,但其实是恒星耗尽燃料后向外发散的气体,并能揭示如太阳等大部分恒星结束生命前的面貌。然而,由于科学家经常无法准确测量其距离,因此极大地限制了全面探究其科学价值。
“吴祖泽星”命名仪式2015年11月30日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宣读了国际命名公报,决定将盱眙观测站在2007年10月9日发现的207809号小行星永久命名为“吴祖泽星”。至此,太阳系又有1颗小行星以中国科学家的名字命名。
处在宇宙空间中的地球时刻受着太阳吹过来的高能粒子风影响,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太阳风会绕过地球磁场,继续向前运动,于是在地球周围就形成了一个被太阳风包围的、形似彗星的地球磁场区域,称之为磁层。磁层中的大气会被电离,产生大量的等离子体,磁层的最内层是电离层,最上面是等离子体层。无线电通讯和卫星导航在人类生活和军事等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地球空间环境会对它们造成一定的干扰,例如等离子体层会产生一些不必...
世界最大的光学天文望远镜“大麦哲伦望远镜”2015年11月11日在智利开工建造,有望给天文观测和宇宙研究带来“革命性”变化。这一国际合作项目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当地干旱少雨、空气通透度高,是天文观测的绝佳地点,已经有多台大型望远镜坐落于此。这台望远镜由7个镜面组成,1个镜面居中,其他6个环绕。每个镜面直径8.4米,望远镜总直径大约25米。“大麦哲伦望远镜”预计2021年投入使用,清晰度将达...
中国自主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将在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首次公开亮相。2015年11月2日,在主办方组织的记者探营活动中,记者率先目睹了这位将造访火星的“中国客人”风采。第17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将于2015年11月3日至7日在上海举行。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展台上,整体为金黄色的火星探测器被摆放在中心位置,尤为引人注目,工程人员正忙着进行最后的安装。
把火星、土卫八和海卫一上的土壤加在一起,其“配方”可能会像冥王星。美国航天局(NASA)“新视野”号(首个探测冥王星的人类探测器,2006年发射升空,目前距地球约50亿公里)曾在今年7月飞掠过冥王星。探测器项目团队2015年10月15日在新一期《科学》杂志上正式发布了飞掠冥王星的首批科研成果。分析表明,这颗矮行星和太阳系中任何其他行星都不同。其地形变化多端,就像“拷贝、粘贴并扭曲了”其他行星和卫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