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力学 >>> 摄动理论 天体力学定性理论 天体形状与自转理论 天体力学数值方法 天文动力学 历书天文学 天体力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天体力学相关记录74条 . 查询时间(2.169 秒)
2022年8月29日,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和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在北京组织召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共同建设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档案专业组验收会。来自中科院文献中心、国家档案局、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9位专家组成验收专家组,对装置的工程档案进行了验收。中科院文献中心副主任、院档案馆馆长潘亚男担任验收专家组组长,会议由中科院条财局副处长马晓莉主持...
2022年8月12日,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和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在北京组织专家对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清华大学承担建设的“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进行财务、设备资产专业验收。来自国家天文台、半导体所、化学所等单位的专家分成两个验收专家组,对装置的财务、设备资产进行验收。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孔大力在旋转天体内部动力学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揭示了几何形状是建立流体的旋转稳定分层模型的重要因素。这一成果为探索椭球几何中旋转对流不稳定性提供了必要的背景参考态,并对大质量辐射平衡恒星的演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已被Physical Review Fluids正式接收。
2022年7月7日,《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在线发布了中澳科学家联合完成的一项科学发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云南天文台研究员韩占文领导的团队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里斯·沃尔夫(Chris Wolf)领导的星图家(SkyMapper)团队,合作发现了一颗刚完成共有包层抛射的双星,被抛射的共有包层正在以大约每秒200公里的速度离开双星系统。这是科学家首次在观测上发现双星共有包层演化这一关键过...
2022年7月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安涛研究员参与的国际团队通过对近邻星系NGC4258星系核心的吸积盘脉泽开展空间VLBI观测,发现存在周期性吸积盘不稳定性的证据。天文学家基于超高分辨率的VLBI技术来观测黑洞周围气体吸积盘的性质,以脉泽源作为示踪天体,揭示了吸积盘中存在的磁流体动力学不稳定性,推进了对吸积盘动力学性质的理解。相关研究成果在2022年6月30日的《自然-天文学》上在线出版。
2022年7月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孔大力研究员在旋转天体内部动力学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揭示了几何形状对于建立流体的旋转稳定分层模型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一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既为研究椭球几何中旋转对流不稳定性提供了必要的背景参考态,也对大质量辐射平衡恒星的演化研究有重大的意义。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已被美国物理学会(APS)的流体力学期刊Physical Review Fluids正式接收(请详见文后...
2022年3月11日,由大气所作为法人、清华大学共建的“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顺利通过中国科学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和教育部科技司联合组织的工艺验收。蒋兴伟院士、钱德沛院士、穆穆院士、王赤院士、戴永久院士、朱彤院士等14位评审专家参加,中科院条件保障与财务局副局长杨为进,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一级主任科员郑博,清华大学科研院项目部主任朱付元,大气所所长曹军骥以及项目组建设人员参...
与氢燃料相比,碳氢燃料作为低高超声速飞行状态(马赫数<8)下运行的超燃冲压发动机燃料更为实用。相对于常见碳氢燃料,液体煤油具有高体积能量密度且易于处理的优势,是一种理想超燃冲压发动机燃料。由于液态煤油的超声速燃烧过程不但涉及液滴的破碎和雾化,而且还包含与湍流、激波和燃烧的相互作用,这给相关试验测量带了巨大的困难。因此,采用高精度的数值模拟准确还原液态煤油的超声速燃烧过程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其物理过程。
距离地面500公里左右的太阳同步轨道上,来自中国的“悟空”正在遨游。每天,这颗1米见方的小小卫星绕地飞行大约15圈,用“火眼金睛”努力探测着宇宙高能粒子的踪迹。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太阳活动及CME理论研究”团组博士研究生谢小妍与合作者一道通过磁流体动力学(MHD)数值模拟来探究日冕物质抛射(CME)-耀斑电流片的动力学演化特征。其近期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报》(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上的成果揭示了CME-耀斑电流片新的重要特征。
磁星研究获进展     磁星  特殊天体  射电波段辐射       < 2021/7/13
磁星是宇宙中一类具有超强磁场的特殊天体,其磁场强度可达1014-1015高斯,为地球磁场的百万亿倍以上。目前,仅发现31颗磁星及其候选体,它们通常表现为软γ射线重复暴和反常X射线脉冲星。仅6颗磁星探测到射电波段辐射。与常规脉冲星相比,磁星具有剧烈的高能现象、多样的辐射轮廓、频繁的自转变化等特点。磁星的辐射、结构、演化等基本问题是天文学研究的前沿热点。
霍金辐射是黑洞因量子涨落向外辐射粒子的现象。它是理解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之间联系的关键。然而,在宇宙中,黑洞的霍金辐射因其极低的霍金温度(纳开尔文量级,远低于微波背景辐射温度)尚未被实验证实。为了提高霍金温度便于实验观测,人们提出了利用经典流体、量子流体、光纤等各种人工系统模拟黑洞及其辐射的方案。然而,到目前为止,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中的声学黑洞的纳开尔文量级的霍金温度依然很难被实验观测。光纤中的...
2020年10月18日,依托西北工业大学极端力学研究院与航天五院钱学森空间实验室运行的“空天前沿力学科学研究中心”合作签约暨揭牌仪式在西北工业大学长安校区南山苑举行。西北工业大学极端力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郑晓静院士,航空学院院长邓子辰,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院长李栋,航空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索涛,航空学院副院长张伟伟,钱学森空间实验室天地往返系统研究中心主任石泳,综合办公室主任高磊,空间天文研究与...
2020年5月21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天体物理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季江徽课题组与合作者的研究成果,该项研究基于Atacama Large Millimeter/submillimeter Array(ALMA)射电干涉阵的观测数据及流体力学模拟,揭示了原行星盘中尘埃环的尘埃和气体相互作用产生的双流体不稳定性,对理解ALMA观测的原行星盘...
2019年10月24日,紫金山天文台(紫台)第六十期青年论坛在仙林园区顺利举办。本次论坛邀请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系的赵文教授,他为大家带来了题为“引力波与引力检验”的学术报告。在本次报告中,赵文教授详细介绍了引力波用于广义相对论强场检验的基本原理及其现状,并着重讲解了他们利用引力波探测对引力理论进行模型无关检验的系列研究成果。报告内容不仅罗列了严谨的物理公式,还配合生动活泼的插图进行讲解,十分精...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