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考古学 >>> 外国考古 >>> 亚洲考古 欧洲考古 非洲考古 美洲考古 大洋洲考古 外国考古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外国考古相关记录243条 . 查询时间(3.019 秒)
据美国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官网近期报道,该校人类学教授琳恩·甘伯(Lynn Gamble)最近的研究显示,生活在今天加利福尼亚一带的北美原住民祖先可能在2000年前就使用贝壳作为货币,这比此前学者预计的要早大约1200年。
近日,由美洲考古学会(AIA)评出的近十年(2011-2020)世界十大考古发现揭晓,中国石峁遗址榜上有名。此次评选,为过去十年(2011-2020)世界范围内考古发现的集中评选,入选项目需具备极高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学界共鸣。项目先期要览来自《考古》杂志网站(https://www.archaeology.org)。项目的详细介绍,将在美洲考古学会主办的《考古》杂志2021年...
与雅典比邻的比雷埃夫斯港是地中海地区最大的港口,并正在发展成为欧洲最大的港口。与它今天的成就相对应的是它在历史上的辉煌。作为欧洲最古老的港口和古代雅典的海军基地,比雷埃夫斯港虽不及雅典市中心的古迹知名度高,但是也有着大量的遗迹等着你去探索。
阿尔泰山脉坐落在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国四国交界处。由于自然环境优越,阿尔泰山脉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域,也是文化和技术传播的重要通道。因此,阿尔泰山吸引了众多考古学家的关注和研究。流经阿尔泰山脉南麓的额尔齐斯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发源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富蕴县,经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之间的草原,然后一直向北,最终流入北冰洋。
玛雅著名城邦科潘遗址贵族居住区的8N-11号四方院落,面积约2500平方米,属于仅次于王宫级别的贵族居址。199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对居址东部建筑进行发掘,在中心主室发现雕刻着呈条带状排开的日月星宿之神的石榻,遂将其命名为“天空之带”(sky-band)贵族家庭。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课题科潘遗址考古项目自2015年开始实施,并和洪都拉斯人类学与历史局、哈佛大学等机构合作,对该院落其余...
毗诃罗普尔(Vikrampura)古城位于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东南方的蒙希甘杰县,距达卡市区约34公里。据学者考证,这是孟加拉旃陀罗(900—1050年)、跋摩(1080—1150年)和犀那(1100—1230年)三代王朝的都城所在。同时,它还是藏传佛教大师阿底峡尊者(982—1054年)的出生地。1038年,阿底峡应藏王的邀请来到西藏,从事传教、著述、译经活动,在西藏地区创立噶丹派,影响深远,是现行...
伊朗处于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西接两河流域,东临中亚,北通欧亚草原,南面为南亚次大陆,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是欧亚大陆东西方交通的必经之处。内沙布尔盆地是丝绸之路中段要冲、呼罗珊大道中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毗邻中亚的阿姆河、锡尔河流域,东南正对印度半岛,由此向东通往阿富汗赫拉特、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向西通往伊拉克巴格达。大量的文献记录和遗存显示,这里是周边各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
根据朝鲜《劳动新闻》2020年9月1日的报道,近期朝鲜社会科学院考古学研究所对黄海南道安岳郡月池里一带高句丽遗迹和墓葬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两座高句丽壁画墓。此处暂称为月池里1号墓、月池里2号墓。
2020年8月14日上午10点,应南京大学历史学院的邀请,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首席考古学家、丝绸之路考古中心主任王建新老师带来了题为《西北大学中亚考古工作的进展与展望》的精彩讲座。本次讲座是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世界考古系列讲座”第五场,由张良仁教授主持。
欧亚草原历史上的三个强大草原帝国——匈奴、突厥和蒙古都兴起于蒙古高原,这些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对世界历史进程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中国史的角度来看,至迟在战国时期,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已经开始对北方长城地带进行掠夺和冲击。一直到明代,北元对北方长城地带的威胁仍然没有减弱。这迫使历代中原政权变革作战方式、提高军事实力。中华民族不仅吸收了源自蒙古高原的文化因素,而且同时融入了来自蒙古高原民族的基因。
2018年11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埃及文物部的考古工作者,在卡尔纳克的孟图神庙遗址举行了一场简单却意义深远的开工仪式,中埃历史上首个联合考古项目正式启动。2020年初,中埃联合考古队完成了第二季度的田野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柬埔寨吴哥古迹建筑群主要是9—15世纪古代高棉帝国繁盛时期都城与寺庙建筑的遗迹。由于吴哥王朝在东南亚文明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吴哥古迹也成为东南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著名的古代史迹之一。以吴哥寺(Angkor Wat)为首的石质寺院建筑群独树一帜,规模巨大,范围广泛,许多寺院、水池等密布于今天的暹粒市吴哥地区。
20世纪90年代初,柬埔寨国内局势逐渐稳定,其境内的吴哥古迹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已停滞二十年之久,大部分古迹遭到了人为和自然的破坏。1992年,柬埔寨境内的吴哥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濒危遗产的形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潘项目组在洪都拉斯科潘玛雅遗址8N—11贵族院落中,发现了一座古典时代晚期的墓葬(编号E3)。该墓葬位于院落西侧北部建筑(编号69N)台阶下方,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墓室由未经加工的鹅卵石和石灰石砌成,葬式为单人屈肢葬,共出土随葬品10件,其中陶器5件、玉器5件。从墓葬的出土位置、形制和出土随葬品判断,墓主应为一名等级并不太高的贵族,或许为该贵族院落的一位居住者...
埃及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古埃及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埃及也是名副其实的文物大国,正如埃及民间谚语所说:在埃及居民区随便挖出一块石头,都可能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埃及考古新发现”似乎已经不再是新闻,因为人们几乎隔三岔五就能听到这样的消息。尽管如此,在2020年新年伊始,埃及连续宣布三大考古发现,每一件都引起了国际考古界的重视,也引起世界各地古典文化爱好者的极大兴趣。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