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历史学 >>> 历史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历史学其他学科相关记录1512条 . 查询时间(1.263 秒)
在中国历史上,“中”“中和”的理念与文明起源、国家形成及中华5000多年不断裂文明密切相关。“中”“中和”理念既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基因”,也是中华文化的“根”与“魂”。中国先民对“中”的信仰与追求,可以上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1987年发现的距今6400年的河南濮阳西水坡墓葬中,墓主人足下的蚌壳堆塑成“北斗”图案。山西襄汾陶寺城址(距今4300—1900年左右)发现的墓葬(M2200与ⅡM22)中出...
1944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中国史学会原副会长、中国历史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世界史研究》《中国世界史研究的产生和发展》《史学思潮和社会思潮:关于史学社会价值的理论思考》《近代中国世界历史编纂(1840—1949)》《历史认识概论》《西方史学史》《经济全球化和文化》《于沛自选集》《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史》《西方史学思想史》《当代中国世界历史学研究(194...
2021年10月22日上午,“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基地”成立大会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内外专家学者60余人参加成立仪式。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朱柏成表示,成立北京历史文化研究基地意义重大。基地的成立,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重要助力,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新型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发挥基础学科决策智囊作用的重要平台和抓手。从学术传承来看,成立历史文化研究...
阿盟成立76年来的安全治理,既有成功的样本,也有失败的案例。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埃及被逐出阿盟,尤其是1991年海湾战争再次严重撕裂阿拉伯世界以来,阿盟的功能被边缘化,其化解冲突、抑战止暴的安全治理绩效明显下降,唱衰阿盟的西方学术话语霸权也因之兴起,阿盟无用论、阿盟过时论和阿盟崩溃论甚嚣尘上。本文在简要梳理地区主义理论的基础上,选取阿拉伯国家与地区非阿拉伯国家之间的政治冲突、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主权...
2021年10月15日至17日,第一届跨国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南开大学举办,来自国内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110余位学者参加会议,论坛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16日上午,“跨国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启动仪式暨首届论坛开幕式在历史学院天挺阁举行。南开大学副校长王新生、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韩东育、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负责人分别致辞。启动仪式由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负责人主持。王新生向论坛启动表示祝贺...
太平洋与太平洋国家史作为世界历史的一个分支在我国正式出现的时间较晚,但与此相关的研究却在20世纪下半叶既已出现。截止到2021年,我国不仅编撰完成了几乎所有太平洋国家的列国志,形成了一支颇具潜力的研究队伍,而且对太平洋贸易和地区一体化开展了较为充分的探讨,移民、华侨和契约劳工等问题的研究也方兴未艾。然而,由于受到起步较晚、偏重现实问题以及现行考评机制等诸多因素制约,该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相关概念界...
让世界更深刻理解中国,推动中国与世界交融发展。以“中国共产党·中国·世界”为主题的第九届世界中国学论坛2021年10月18日下午在上海开幕。世界中国学论坛由国务院新闻办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新闻办联合承办,每两年举办一届,是一个高层次、全方位、开放性的学术论坛,是中国研究以及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国家级平台。
2021年10月11-13日,由广州海事博物馆、广东历史学会等单位主办的“唐宋时期广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文博部门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唐宋海上交通贸易、航海与造船、广州与世界市场、海上丝绸之路考古发现、南海神庙、东西方文化交流等议题展开讨论。
1949年生,历史学博士、英国考文垂大学荣誉文学博士、英国皇家历史学会通讯会士。现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历史学系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国别区域研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英国史研究会荣誉会长。主要著作有《走向现代国家之路》《第一个工业化社会》《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现...
2021年10月8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华诞即将来临之际,修缮一新的华东师范大学校史馆重新亮相开馆。华东师范大学原校党委书记、111岁的新四军老战士施平为校史馆题写馆名,并通过云揭幕的方式,和在开馆仪式现场的华东师范大学原校党委书记张济顺、童世骏,原校长张瑞琨、王建磐、俞立中,以及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共同为新校史馆揭幕。钱旭红向华东师范大学新校史馆宣讲志愿者授旗...
赵艾东,女,汉族,四川成都人,历史学博士(中国史),教育学硕士(外国教育史专业)及英语语言文学学士;现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系教授、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招生方向:世界近现代史;中外交流史)。主要研究兴趣:美英涉藏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近代西方人在川边的活动、近代康藏史、英美历史文化、海外汉学等。多次赴中国香港和台湾、美国、英国从事学术研究和访学;曾在日本、美国、德国等应邀参加会议并发言。学术状...
博士,现任四川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专职研究人员。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剑桥大学“康河计划”四川大学工作站暨四川大学喜马拉雅多媒体数据库项目执行主席。美国哈佛大学(2001-2002,2010)和英国剑桥大学(2013-2014)访问学者。喜马拉雅大学联盟(Himalaya University Consortium,简称 HU...
王鹏辉,1971年生,新疆吉木萨尔县人。1996年获得四川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得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管理学硕士学位;2014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15年前任教于新疆师范大学历史系,现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新疆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华西边疆评论》编辑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牛淑贞(1975-)女,汉族,陕西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地理学专业博士。曾供职于内蒙古大学、黑龙江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现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地理、清代灾荒史。近年出版独著专著《归绥城市地理研究(1572-1937)》1部;在《历史地理》、《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获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华文摘》等转载多篇;论著获省社科优秀科研成果奖...
吕红亮 ,男,1977年10月生于甘肃省泾川县。在四川大学考古系获得学士(2000)、硕士(2003)及博士(2007)学位。2008年起在四川大学考古系任教,历任讲师(2008-2010)、副教授(2010-2015),2015年7月起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四川省第十二批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018)。2010年起任考古系副系主任。研究兴趣为史前考古,在区域上特别聚焦于青藏高原、中国西南山地。曾...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