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农业工程 林业工程 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 测绘科学技术 材料科学 矿山工程技术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冶金工程技术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仪器科学与技术 动力与电气工程 能源科学技术 核科学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技术 化学工程 纺织科学技术 印刷工业 服装工业、制鞋工业 轻工技术与工程 食品科学技术 土木建筑工程 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船舶与海洋工程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 兵器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技术 安全科学技术 工业设计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工学 汶川相关记录44条 . 查询时间(0.106 秒)
对震后潜在泥石流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是灾害预测预报与防治规划的重要内容和技术基础,也是目前泥石流领域研究的薄弱环节。以汶川县为典型研究区,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考察和遥感调查,遴选出震后泥石流频次、流量和地貌信息熵3个关键指标,改进震后泥石流流量计算方法,建立DNWT模型动态监测并快速提取震后泥石流物源信息;基于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小流域为评价单元,采用GIS技术和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建立评价模型,...
为纪念“5 · 12”汶川特人地袋消防部队救拔战斗十周年,进一步探索研究地锲应公救 援及灾后火灾防控工作,四川竹消防协会将与《消防科学与技术》编坍部就地谣救拔及其 火灾防控等々题联合出版学术沦文集,鉴r·资中位在应公救援及公丼安全领域中取得的突 出成效,特向您约稂,请予以大力支持。
汶川特大地震南京援建志》(图)。
该文收集了汶川、芦山、鲁甸地震极震区的强震地面运动记录,并简要介绍了鲁甸地震的震害情况。以6组二维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1组三维钢筋混凝土框架为例,对比了这些地面运动对不同结构的破坏作用。分析结果表明,汶川地震极震区的地面运动破坏力最强,鲁甸地震次之,而芦山地震极震区的地面运动破坏力则明显较小。基于上述对比,对我国的地震应急响应依据、宏观烈度评定、地震动强度指标及工程抗震研究提出一些讨论和建议。
2012年8月18日汶川震区的银厂沟区域暴发群发性泥石流,造成人员伤亡,公路、房屋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这场泥石流灾害发生在汶川地震极震区内,是地震与强降雨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因此研究其成灾机制和灾害特征对于进一步认识强震区泥石流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地面调查和遥感解译方法,分析银厂沟区域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强震条件下崩塌、滑坡等产生的松散固体物质,是泥石流活动的物质基础; 沟道受...
汶川大地震与水电建设     汶川大地震  水电建设       < 2012/12/20
汶川大地震是历史上罕见的地震巨灾。伤亡之重、损失之大,震惊世界。非身历其境者很难想象人间竟会发生这样的灾难。在30多年时间内,中国连续遭受唐山和汶川两次特大震害,这是国家的不幸,是“国难”。
2010年8月14日,汶川县映秀镇强降雨导致红椿沟暴发特大泥石流灾害,冲出固体物质80.5×104m3,泥石流堵塞岷江,导致河水改道冲入映秀镇,淤埋了沟口G213国道,毁坏了在建的映汶高速公路引桥路基及桥墩。据调查,在泥石流灾害发生前,沟域内即分布有大量的地震崩滑物源,沟道堵塞极其严重,在持续强降雨下极易发生泥石流。为预防再次暴发泥石流灾害,对红椿沟开展了详细调查,结果显示沟域尚有剩余物源量310...
目的了解救援事件后援救消防官兵心理健康状况,为以后救援工作筛选救援者提供参考并总 结经验。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等调查工具,在 救援工作结束1个月后对参力口和未参加救援的消防官兵,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调查及影响因素分 析。结果:消防官兵的各项指标均未达到阳性指标,参加救援消防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未参加者且在强 迫、人际关系、焦虑、敌对、精神病...
汶川大地震造成了许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造成强地震的主要原因是龙门山地区地壳中局部应力场的释放和地壳内本身存在断层等地质缺陷的滑动。本文通过格林第二内部积分公式导出了地面位移与地壳内应力变化的关系,分析和讨论了利用地面位移变化速率来计算地球内应力场变化的可能性和计算方法; 最后, 采用2001-2005年间在中国四川地区观测的GPS位移场速率数据, 对汶川地震区震前地壳内深度为15公里处的最大主...
2009年12月23日,环境保护部专项“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环境安全评估与应对措施”子项目结题验收会在北京召开。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城市与区域大气环境科技创新基地牵头承担的“产业发展战略评估、工业企业恢复与重建的环境保障与对策”、城市水环境科技创新基地牵头承担的“城乡居民安置的环境保障与对策”、河流与河口海岸带环境科技创新基地参加承担的“饮用水源与水环境污染评估及应对措施”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研究所...
依据国家及地方政府的重建规划与政策,针对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恢复重建项目的后评价工作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在阐述后评价工作内涵的基础上,阐明了进行此项工作的必要性与如何选择评价对象,进而从项目建设过程、经济效益、社会及环境影响和项目可持续性等方面,探讨了恢复重建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内容,以及各阶段所采用的评价方法,通过总结项目建设与运营中的经验教训,修正完善这些有较大影响面的项目,为未来同类...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在空军、总参等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快速获取了北川、汶川等极重灾区的航空遥感资料。本文介绍了以航空遥感资料为主,结合北京1号小卫星、CBERS-02B等卫星数据快速调查地震堰塞湖的成果。
“5.12”四川汶川 8级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立即采用“赛斯纳”高空遥感飞机,携带高清晰彩色数码相机及先进的POS系统,迅速获取了重灾区的航摄图像数据。本文以震中附近的映秀镇地区为例,简要介绍了以该高质量航摄数据为基础,采用数字滑坡技术,快速进行震后重灾区灾情及次生地质灾害遥感调查的成果。
2008年5月12日,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断裂带发生Mw 7.9级汶川地震,该地震使得北川-映秀断裂、灌县-江油断裂和汉旺-白鹿断裂带发生了同震破裂。本文主要利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项目组提供的GPS同震位移资料,采用基于敏感度迭代拟合法(SBIF)及分段发震断层模型,分别应用均匀半空间和分层地壳结构两种方法反演分析了该次地震的精细同震滑动分布。结果表明:(1)SBIF反演方法应用于相对较小的G...
在损毁城镇震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场址的合理选择及安全性评估极为重要。选址问题涉及地震断裂、地质灾害、场地稳定及国计民生、经济发展等诸方面的复杂因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考虑问题的基本原则应是,对于震后位于地震断裂带上,且地质环境恶化、存在严重地质灾害隐患的城镇,必须异地迁建;对于虽然损毁较严重,但远离断裂带,且不存在致命的地质灾害隐患的城镇,应按照"科学规划、规范避让、合理调整抗震设防标准"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