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抗病虫害育种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抗病虫害育种 作物相关记录92条 . 查询时间(0.223 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稀密交替环境下培育宜稀耐密抗烂铃棉花品种的方法,步骤如下:(1)母本和父本杂交,得到F1代种子;(2)对F2代植株进行稀植,筛选单株增产潜力大的单株,收获得到F3代种子;(3)对F3代植株进行密植,筛选耐密性好、抗烂铃单株,收获得到F4代种子;(4)对F4代植株进行稀植,筛选单株增产潜力大的单株,收获得到F5代种子;(5)对F5代植株进行密植,筛选耐密性好、抗烂铃单株,收获得到F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早熟抗病棉花高效育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预设的目标抗病性状筛选目标棉花品种作为母本或父本;基于预设的优势互补规则选取目标早熟棉花品种,作为轮回亲本,并完成母本或父本与轮回亲本的定向杂交,得到F1代群;利用SSR标记法基于目标抗病性状的分子标记对步骤S2所得的F1代群进行遗传相似性分析,筛选出携带目标抗病性状基因且与轮回亲本遗传相似度高的F1单株;以轮回亲本为父本,与携带目标抗病...
本发明公开了鉴定或辅助鉴定小麦白粉病抗性的方法、检测与小麦白粉病抗性相关的SNP分子标记的物质的应用、产品。该方法包括:检测待测小麦的基因型,根据待测小麦的基因型鉴定或辅助鉴定小麦白粉病抗性;基因型为CC基因型、AA基因型或CA基因型;CC基因型表示小麦基因组中KASP_7015位点的核苷酸种类为C的纯合型;AA基因型表示小麦基因组中KASP_7015位点的核苷酸种类为A的纯合型;CA基因型表示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饭豆抗豆象QTL位点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在小豆抗豆象育种中的应用。本发明通过“饭豆F021×白红2号”杂交,结合幼胚拯救,形成稳定的RIL作图群体,利用经筛选出来的264个多态性标记,构建了一个包含11个连锁群、总长268.2cM、密度适中的遗传连锁图谱,借助该遗传连图谱定位了一个饭豆抗豆象QTL位点,所述饭豆抗豆象QTL位点命名为UmBr2,位于第2连锁群的SYD651~SY...
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中试熟化国际合作项目和引智项目的支持下,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油菜研究中心于2023年11月9日上午邀请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植物科学系Dilantha Fernando(迪兰萨•费尔南多)教授进行了线上学术交流。会议由作物研究所副所长李浩杰研究员主持,院合作处、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科研管理办公室、油菜科研团队成员等参加会议。
黄立飞,副研究员,博士。长期从事甘薯抗病育种及新优品种技术示范应用研究工作,现为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理事、副秘书长。先后承担或参加国家甘薯产业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甘薯种质资源保护、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广东省农业科技等项目20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育成通过国家鉴定和省审定各类型甘薯品种17个,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得广东省农业推广奖一项,出版著作《甘薯病害识别与防治原色图鉴》...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部边疆,拥有12亿亩草原,约占全国天然草原面积的27.2%,生长着1000多种饲用植物,其中饲用价值高的就有100多种,尤其是羊草、羊茅、冰草、黄花苜蓿、野豌豆、野车轴草等禾本和豆科牧草,是著名的优良牧草。内蒙古自治区又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向日葵种植面积全国第一,马铃薯种植面积连续多年位居前列,也是我国大豆、玉米的主要产区之一。内蒙古草原孕育了十分丰富的特色生物资源,...
2022年12月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三亚南繁院作物精准育种技术创新团队应邀在《植物学报(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JIPB)》在线发表综述文章,重点回顾了碱基编辑器和引导编辑器的发展历程及在农作物改良中的应用,提出了植物碱基编辑器和引导编辑器未来研发方向。
挖掘利用植物自身抗病基因,提高植物应对病原体的能力是目前农作物抗病育种的重要策略,而阐明抗病基因的起源与演化过程是这一策略的重要基础。2022年9月30日,植物与功能基因演化项目组对两个水稻抗病基因Pi-ta和Pi-d2的遗传变异、系统发育关系和演化模式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与解析。研究结果表明,1)Pi-ta基因起源于禾本科BOP分支与PACMAD分支的共同祖先,后发生多个独立的丢失事件;其通过不断招...
任鄄胜,男,博士,出生于1978年12月。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四川农业大学校外硕士指导教师,九三学社省直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支社副主委。2004年入职内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9年调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从事水稻抗病虫遗传育种及籼粳杂种优势利用工作。主持或参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1余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件,植物新品...
蒲宗君,男,1970年10月生,博士,研究员。1995年7月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同年分配到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至今。2003-2005年攻读四川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并获硕博连读,2008年获农学博士学位。1999年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研修,2014年CIMMYT作访问学者。“十二五”以来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西南区)、国家重点研发课题等科研项目10余项。...
继2021年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获得5项河北省种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的佳绩后,本年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又获得了5项重点研发项目资助,总经费150万元。其中张经廷博士的“河北小麦-玉米中低产田产能提升的秸秆健康还田模式研究”获得乡村振兴技术创新专项-中低产田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资助;王昆博士的“基于基因组选择技术的荷斯坦母牛种质精准鉴定及核心群构建”获得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专项-动...
2022年5月20日上午,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植保站组织召开了2022年四川省大春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会商会。会议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植保站站长尹勇主持,采用线下线上视频会议方式进行。院植保所、院经作所、省气象局农气中心等相关专家及泸州、南充、凉山州、苍溪县、达川区、射洪县、梓潼县、键为县等相关地、县植保站同志参加了会商并做了发言,全省21个市(州)植保(植检)站和全省65个重点测报站业务人员在线参加...
2022年4月9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邀请有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承担的院科技创新专项项目“河北省绿豆全程绿色生产技术规程”进行了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完成情况汇报,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经过质询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规程涵盖了绿豆全程绿色生产的产地条件、品种选择、整地播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储藏等环节,集成了绿豆全程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其技术指标科学、先进...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暨湖北洪山实验室谢卡斌教授课题组在《分子植物》发表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大规模、高通量编辑植物基因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编辑了水稻中全部受体蛋白激酶基因,为快速鉴定抗病、抗逆相关的基因提供了新资源。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