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力学 >>> 基础力学 >>> 理论力学 理性力学 非线性力学 连续介质力学 摩擦学 柔性多体力学 陀螺力学 飞行力学 基础力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61-75 共查到基础力学 重点实验室相关记录159条 . 查询时间(0.64 秒)
方刚,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完成及在研项目3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留学回国基金1项,与国际企业合作4项,与国内企业合作项目20余项。2001年至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31篇,合著教材和专著各1本。
程嘉,副教授,围绕复杂机电系统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IC制造装备设计领域的重大技术需求,以含工艺腔室的IC装备为研究载体,开展复杂机械系统及其关键零部件的多场耦合建模与仿真优化设计的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曾负责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负责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1项,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1项,负责0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或技术骨干,参与02专项和自...
陈皓生,副研究员,奖励与荣誉:2008年自然科学基金委机械学科项目展示会的优秀进展项目;2009年英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年度最佳论文奖(排名第1);2009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3);2012年入选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常保华,博士,副教授,专业特长:材料微连接技术,焊接过程数值模拟,焊接力学,结构完整性评价。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高能束及特种焊接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先后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等科研项目10余个,发表论文60多篇,参加撰写学术著作2本。
蔡志鹏,1974年生,工学博士,副研究员,百万千瓦级核电低压转子焊接制造技术的攻关。百万千瓦级核电低压转子的制造是影响我国核电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直接关系到我国2020年核电发电量战略规划能否实现。目前,我国已建和在建百万千瓦级核电低压转子全部依靠进口,国外政府和供货商采用延期、提价及胁迫我国政府签署限制性协议等手段控制我国低压转子的数目,进而压制我国核电发展,低压转子的制造已经成为我国核电建设的...
朱煜,博士,教授/博导,机电所所长,带领教师、研究生与工程研究人员等组成的百余人重大科技研究攻关团队,面向IC制造装备的重大技术需求,围绕纳米级运动精度的生成,在超精密机械系统设计、超精密测量、超精密运动控制等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及国家基础科学研究计划课题,研制出纳米级超精密工件台系统、大行程气浮/磁浮平面电机、六自由度纳米精度微动台等半导体制造装...
周明,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973课题1项、863 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在新能源装备设计制造、激光仿生微纳制造、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完成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3项。相关研究已在空化热机装备、人工/生物分子集成设计与器件制作、高速电气化轨道自洁减阻材料、LED和薄膜光伏电池激光微纳加工技术、激光界面结合强度定量测试等方面获得了较大进展。
周凯,博士,教授/博导,与国际同步开展PC数控技术研究,在新一代数控系统研究方面取得突破,开发出我国首台80位实时浮点高频插补数控系统,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企业合作实现产品化,后续承担国家数控攻关项目和企业合作项目,研究开发出以自适应数控系统、集成化数控系统、网络化数控系统、多核微阵列结构数控系统为代表的多种新型数控系统,在生产第一线发挥出重要作用,并出版了第一本关于新一代计算机数控技术的专...
赵海燕,博士,教授,副系主任,针对“焊接过程及焊接结构的建模仿真和性能评价”,在物理机理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和发展相应建模理论及模拟方法,并应用于实际的工程结构。包括:热源和材料的相互作用及熔池动态行为,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的计算、测量及控制,焊接及连接的失效及性能评价等;研究结果应用于核电火电、航空宇航、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电子封装等领域。发表论文130余篇。
叶佩青,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机床数控技术,伺服电机及其驱动技术,先进制造装备及其自动化,机电系统控制。研究概况,教育教学工作,承担清华大学教学改项目1项,主讲“机械系统课程设计”和“数控技术”2门本科生课程。叶佩青等,《清华,我们从这里起航——精55国防班成长手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表教学研究论文6篇。
阎绍泽,教授,博士生导师 010-62796046 yansz@mail.tsinghua.edu.cn 李兆基科技大楼A1032 教育背景 1993.09—1996.09 天津大学机械系,1996年10月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1987.09—1990.02 天津大学机械系,1990年3月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3.09—1987.07 天津大学机械系,1987年7月获得工学学士 工作履...
吴丹,博士,教授/博导,面向国家专项重大型号和工业应用需求,研究异形表面和难加工材料叠层加工机理、工艺与装备。同时,瞄准机械工程和生命科学交叉融合带来的学科增长点,以机械工程领域的力学分析和装备制造理论技术为基础,在跨学科交叉创新领域开展微操作理论技术和设备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重点从微观角度探寻微小对象在加工和操作过程中的科学规律,突破装备制造关键技术。
吴爱萍,工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新材料焊接、特种材料与特种结构的焊接与精密连接、异种材料的焊接、以及数值模拟技术在焊接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级重点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项目、国家攻关项目等科研项目20多个,发表论文150多篇,参与编写学术著作5本,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
王立平,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先进制造装备及其控制,并联机器人理论及其控制。研究概况: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863项目5项、科技支撑计划(攻关)重点项目2项、自然基金3项,其它课题10余项。
汪家道,研究员,研究概况以流固界面力学为学术基础,致力于流固界面摩擦学效应与控制的研究,发展了基于流固界面效应的界面力控制的相关理论,提出了界面效应减阻、空蚀抑制、防污等新技术。迄今发表期刊论文140余篇,SCI收录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界面效应减阻技术”获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第2),入选2010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主持的“超疏水表面形貌的界面效应影响研究”被评为基金委优秀结题...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