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中医学与中药学 >>> 中医学 民族医学 中西医结合医学 中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26 共查到中医学与中药学 中医证候相关记录26条 . 查询时间(0.088 秒)
目的探讨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特点。方法临床系统采集223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和相关实验室指标,运用SAS 6.11软件进行系统聚类、主成分分析、逐步判别和方差分析等多元统计。结果多元分析提示3类证候特点:第1类为湿热内蕴、血瘀阻络、肝脾气虚的134例;第2类为气阴两虚,气虚重于阴虚,湿热内蕴,湿重于热,兼有血瘀的62例;第3类为气阴两虚,阴虚重于气虚、瘀热内蕴,兼有湿邪内停的27例。分析...
中医证候学研究是目前中医药研究工作的前沿领域。近年来,虽从不同的角度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就本质而言,依旧没有明显的突破。虽然证候的传统定义是基本清楚的,但证候的宏观(定性)标准不十分规范,证候宏观(定性)标准量化研究方法有待统一。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整个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因此,证候的现代研究思路值得进一步探讨。在证候研究过程中,建议:(1)以现代疾病为切入点,从基本证候(单证)着手,逐步向复证研究...
目的:糖尿病肾病,因其高发病率、治疗方法的局限性、预后不良等特点,逐渐成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存质量的重大疾病。中医药以独特的治疗思路和方法,在延缓其病情进展上显露出了较大的优势。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基础与精髓在于辨证论治,其核心和关键在于中医证候的辨别准确性。而中医证候的基本性质是宏观的、非量化的,缺乏现代科学所要求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医证候分类的科学基础     中医证候       < 2008/4/18
证候是指人体生理病理的整体功能状态,临床上常指对个体整体功能状态的判断结果。证候分类是对不同个体生理病理整体功能状态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是中医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千百年来,证候理论一直指导着中医的临床,证候分类方法也一直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辨证基础。然而,中医证候理论和证候分类的科学基础也一直没有获得长足的进步,有的甚至受到质疑,其主要原因是我们仍然没有应用到合适的方法和途径,取得合适的公认的...
目的 探索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证候判别模式。方法 运用因子分析、C均值聚类和模糊综合评价对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900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基本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取该病的中医证候因子,建立证候判别式。结果 证候分类:一类是该病的共有表征信息的相关因子,反映该病基本证候病机为气虚血瘀;5个证候分类有意义的因子为肝肾阴虚、湿热内蕴、瘀热内蕴、肝郁脾虚和脾肾气虚;并构建证候判别函数式。结论 肝炎后肝硬化...
采用统一辨证标准和资料处理方法的大样本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案,临床调查原发性肝癌2060例。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病机复杂,其常见证候分布依次为肝血瘀阻、脾气虚、肝郁气滞、脾虚湿阻、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肝阴虚、肾阴虚;肝癌各期的证候分布互有异同。研究结果提示,肝血瘀阻、脾虚气滞是肝癌的根本病机;肝癌的特点是肝脾同病,治疗应肝脾同治。
该文介绍了现有的常用证候建模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将人工神经网络用于证候的非线性建模的可能性,以及基于改进的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中医证候非线性建模方法的工作过程,并以一组类风湿关节炎证候资料和一组糖尿病肾病证候资料为例分别进行分析,最终建立类风湿关节炎证候神经网络模型、糖尿病肾病证候神经网络模型,论证了以非线性建模研究方法解决证候研究问题的可行性。
多元统计方法主要探讨高维数据的内在规律,是数理统计学中近20多年来迅速发展的一个分支,由于建立统一、客观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是目前中医研究工作的重点,因此许多学者尝试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研究,为证候研究引入了规范和量化的数学表述。多元统计方法用于证候研究的方法有: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判别分析、对应分析等。该文从确立基本证型、筛选优化指标、确立优化指标的权重、建立证候数学模型等4个...
该文从探索中医学内在的认知科学、信息学和语言学角度探讨中医证候术语的构成要素、相互关系和特征及其构成规律(中医术语学)。希望在此基础上,探索中医证名术语的语义码,尽可能使每个代码负载更多的语义,使计算机能从中“理解”更多的信息。
目的:探讨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以确认中风病急性期的临床证候表现形式。方法:共收集122例中风病急性期住院病患,在发病72h内,依《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的6大基本证候风证、火热证、痰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加以辨证,并进行证候分布分析。结果:①基本证候组合以两个基本证候组合诊断例数最多,其次是3个基本证候的组合。②中风病最多见的临床证候为风瘀证,占12.3%;其次为风痰瘀证,占8.9...
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9月22日报道,清华大学信息科技国家实验室生物信息学研究部副主任李梢博士主持的课题组,最近在中医寒热证候的系统生物学研究上取得了新突破。该成果首次从生物网络的角度,为中医证候的内在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和依据,为中药复方的多靶点整合调节效应提供了新的视角。英国专家认为,这项研究“示范了一条沟通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实际途径”。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