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中医学与中药学 >>> 中医学 民族医学 中西医结合医学 中药学 中医学与中药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241-255 共查到中医学与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相关记录769条 . 查询时间(0.083 秒)
观察中西医结合“鸡尾酒疗法”对改善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颈动脉斑块的189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与对照组(94例)。治疗组使用丹蒌片、前列地尔(贝前列素钠)治疗,并根据血脂变化调整使用他汀类、阿司匹林等药物;对照组仅根据指南用药。进行为期26周的观察。观察两组颈动脉彩超、血脂以及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分析两种方法对颈动脉斑块与预防脑卒中的疗效。
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肛瘘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天津市人民医院2017年3月—2018年12月首次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肛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5)和试验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肛瘘患儿并发症情况、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及满意度。
探讨中西医结合疼痛护理在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11月—2018年5月146例行日间LC手术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疼痛护理措施(实验组),并与同期住院行常规LC术患者127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使用阿片类镇痛药例数、护理满意度评分等。
早春三月,新春伊始,湖南省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学会2019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工作会议于3月1日在长沙顺利召开。邵湘宁会长、省中医药管理局肖文明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陈斌秘书长作工作报告,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共67人参加会议。会议议程有学会2018年度工作总结及2019年度工作要点、学会2018年度财务决算及2019年度财务预算、专业委员会典型发言、通报《关于专业委员会成立党小组的意见(试行)》和2...
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LOH)是一种与男性年龄增长相关的临床和生物化学综合征。睾酮补充治疗(TRT)是现代医学治疗LOH的主要手段,但单一TRT治疗无法满足LOH治疗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LOH,可以靶向治疗与整体治疗同行,性激素检测与中医证型同行。中西医结合治疗LOH,实现治疗层次的多样化,规避治疗风险,缩短病程。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LOH的思路,有利于提高临床辨治本病的水平,值得深入系统研究。
肝胆胰腺外科和胃肠外科等相关外科手术疾病一般需要通过手术治疗得到痊愈,然而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出现的 术前准备不当或手术操作所致的创伤、术中麻醉导致的体温过低、术后伤口的疼痛、患者长期卧床休息等诸多因素均会引 起患者机体的自我应激反应,最终影响患者术后康复及预后,因此在临床实践中为了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及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花费,不增加死亡率和再入院率,加速康复外科显得尤为重要。
探讨老年肠梗阻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65~75 岁年龄段老年肠梗阻患者 16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80 例,对照组给予禁食水、胃肠减压、补液等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灌肠、穴位贴敷、温灸护理治疗等中西医结合护理及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探讨并总结舒缓疗护在肿瘤患者热疗过程中的作用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 60 例恶性肿瘤晚期热疗患者,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基础护理组 30 例和舒缓疗护组 30 例。观察两组患者对热疗温度的耐受情况,比较两组热疗耐受率以及肿瘤热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2018年12月6日,在第六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颁发2018年度步长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同济医院中医科黄光英教授主持的“经穴理化、生物学特性及针刺效应调控机制研究”荣获一等奖。黄光英教授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同济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及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近50年来,黄光英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疑难病的诊治及研究,临床经验丰富、疗效好,特别对辅助生殖技术的瓶颈...
张志敏,女,1972年10月出生,河北邯郸人,医学博士,教授,研究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儿科学专业,200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教研室主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系副主任,兼任广东省传统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监事、广东省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脾胃消化专业委员会委员。
张竞之,男,中西医结合临床博士,临床医学博士后,教授,博士后合作导师,全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优秀人才,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州市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联系对象,广医二院首届优秀中青年医师。2000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于福建中医学院获硕士学位,2009年于暨南大学获博士学位。2000年--2003年工作于山东中医药大...
姚红,女,广州医科大学附一院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生导师。广州市越秀区人大代表,并兼有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广东省医学会全科学分会常委;广东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等社会任职。1989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89年开始先后在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中医科工作,历任讲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99年9月调至广州医科大学教务处任副处长;2003年12月至今在广州医科大...
王新华,男,1960年10月出生,广东南海人,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1990年获医学博士学位,2001-2002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高级访问学者。历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副所长、党总支书记、外事处处长(国际学院院长)、副校长,2012年4月任广州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校长。兼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带头人、中华中...
潘俊辉,男,中医学教授,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第二批名中医学术继承人;84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当年分配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内科教研室工作,89年转业分配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中医教研室工作至今。现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级中医肺科专科建设项目及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医肺病项目负责人;国家中医肺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副组长及风温肺热病临床路径领导小组组长;是国家中医...
马红霞,女,38岁,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广东省教育厅千百十人才省级培养对象,广州市青年后备人才,2011年获首届中西医结合青年贡献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授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妇科分会常委。现在广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从事科研、临床及教学工作,研究方向是中医药防治排卵障碍性疾病的机制研究。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广东省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