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作物育种学与良种繁育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相关记录103条 . 查询时间(1.002 秒)
2023年9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团队,依托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通过开展多年多点试验,对来自全国各地生产田的766个大豆品种进行了生育期组精细判定;在此基础上,对各生育期组的分布区域进行可视化分析,完成了基于生育期组的中国大豆生态区划,为我国大豆引种、育种、栽培管理和品种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欧洲农艺学报》(European Jo...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专利:一种用于育种筛选的数据处理方法。
2023年6月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创新团队系统研究了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PILNCR2、微小核糖核酸miR399与磷转运蛋白PHT1s的互作机制,发现PILNCR2能够通过影响miR399对PHT1s的负调控,进而促进玉米在磷胁迫下正常生长。该研究为植物适应养分胁迫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培育磷高效玉米品种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在《分子植物Molecular ...
2023年5月2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通过谷子突变体图位克隆到谷子籽粒产量调控的关键基因 SGD1 ,并解析了其调控禾谷类作物籽粒发育的分子机制,为提高禾谷类作物产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谷子是我国起源的特色杂粮作物,也是C4禾本科的新兴模式植物。粒重...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录祥受聘我校兼职教授,聘任仪式于3月30日下午在第三综合楼B308进行,校党委副书记王从严为刘录祥老师颁发兼职教授聘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周雄主持聘任仪式,小麦团队师生参加了本次活动。
2022年12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通过对大豆生产田进行多年多点网格化取样和多种成分的系统分析,全面揭示了我国大豆营养成分的地理分布规律,提出了中国大豆品质区划方案,为指导我国优质大豆生产基地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食品研究》(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杂志。
2022年11月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育种技术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研究发现一个双功能锌指蛋白类转录因子GmZFP7,其可正向调控大豆异黄酮积累,为大豆异黄酮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
2022年12月2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三亚南繁研究院大数据智能设计育种创新团队联合多家单位提出利用植物海量多组学数据进行全基因组预测的深度学习方法(Deep Neural Network for Genomic Prediction, 简称DNNGP),可以实现育种大数据的高效整合与利用,将助力深度学习在全基因组选择中的应用,为智能设计育种及平台构建提供有效工具。相关研究成果在《分...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生物信息学及应用创新团队自主研发了新一代模块化遗传育种智能计算机仿真模拟Blib平台,为作物育种方法和育种流程的比较和优化、生物信息和遗传大数据的有效育种利用、分子设计育种和全基因组选择等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实用的模拟预测和决策支持计算机工具,相关研究结果已经获得国家版权局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登记号:2020SR123853),并于近日在线发表于《生物学通讯(...
2022年10月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色农华种业”)项目合作签约仪式在作科所举行。通过此次科企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科研、技术和市场优势,联合开展水稻基因编辑技术研发和生物育种推广应用,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进程。作科所副所长王文生和金色农华种业水稻种业事业部副总经理林勇分别代表双方签约。作科所所长钱前院士、夏兰琴研究员,大北农创种...
2022年9月1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创新团队基于CRISPR/Cas建立了可高效定向基因转录激活调控的技术工具,在活体卵细胞中激活了基因BABYBOOM (BBM) 的表达,实现了玉米母体细胞孤雌生殖。相关研究成果在《植物通讯(Plant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
2022年9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和应用创新团队,提出和倡导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驱动下的智能育种新策略——基因组-环境组集成预测。这一新策略的提出,将改变过去主要利用基因型和表型进行选择的育种模式,使未来育种能够在基因型-表型-环境型全方位信息支撑下,准确预测特定基因型在特定环境下的表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适应气候变化、适应特定环境的定向育种。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分子植物...
2022年8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大豆优异基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联合诺禾致源、美国佐治亚大学等多家单位,通过解析大豆地理扩张与育种的全基因组特征,提出大豆进化路线,发掘了大豆不同进化阶段受到选择的候选基因,从中克隆了一个重要的开花基因GmSPA3c。2022年8月19日,该成果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在线报道。
2022年7月2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联合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研究揭示了玉米父、母本杂种优势群趋同与趋异选择的遗传规律,解析了玉米基因组分化特征及其对杂种优势的贡献,通过总结过去,将玉米育种实践经验理论化,为新时期玉米自交系创制和杂种优势利用提供理论指导。7月18日,相关研究成果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
近日,以万建民院士领衔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克隆了水稻株型调控新基因DHT1,并对其调控水稻分蘖的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解析, 揭示了其通过调控独脚金内酯受体基因D14的转录和剪接来调控水稻分蘖的新通路。2022年6月7日,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植物细胞(The Plant Cell)》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