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生物医学电子学 临床工程学 康复工程学 生物医学测量学 人工器官与生物医学材料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生物医学工程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相关记录54条 . 查询时间(0.476 秒)
2015年9月1日,Cell出版社生物物理学杂志Biophysical Journal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研究组的研究成果Modeling of Mitochondrial Donut Formation。该研究针对缺氧/复氧病理条件下线粒体应答的新形态——“甜甜圈(donut)”,首次通过构建3D动态数学模型计算结...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蔡倩课题组在铜催化不对称C-O偶联反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已于2015年6月8日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15. DOI: 10.1002/anie.201503882)上在线发表。
近期,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中国科学院人事局获悉,潘光锦研究员获2014年政府特殊津贴。目前,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享受此待遇的优秀人才已增加至4人。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朱强研究组在三氟甲基化反应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15年3月24日在线发表在《欧洲化学》(Chem. Eur. J.)杂志上。在有机小分子中引入三氟甲基官能团,能增强该分子的化学与代谢稳定性、改善其亲脂性、提高其与生物大分子结合的选择性等。因此,三氟甲基存在于很多生物活性分子中。在文献报道的铜催化的烯烃的三氟甲基化研究中,反应大都发生在末端单取代双键上,...
2015年2月24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刘兴国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 Mitochondrial fusion provides an "initial metabolic complementation" controlled by mtDNA。该研究揭示了线粒体疾病...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蔡倩研究组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吴云东以及张欣豪老师合作,在钯催化不对称C-O偶联反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15年2月6日在线发表在《有机化学通讯》上(Organic Letters) ,被选为“ACS Editors’Choice Article”。
2015年1月30日,国际学术期刊Haematologica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李鹏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成果ANGPTL7 regulates the expansion and repopulation of human 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该研究成果揭示了分泌蛋白ANGPLT7促进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和体...
2015年1月19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温栾博士应邀到中科院广州生物院交流访问,并作了题为“Histone methyltransferase Dot1L is a novel thyroid hormone receptor co-activator”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吴东海研究员主持。
体细胞重编程为干细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必需克服众多障碍,才能到达终点,成为真正的干细胞。长链非编码RNA作为这一过程中的促进因素已经被报道,但是作为障碍物的角色却未曾被发现,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西班牙裔研究员米格尔·埃斯特班(Miguel A. Esteban )实验室的科研人员首次发现并阐明了其如何阻碍这一逆转过程的机理。研究发现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可以诱导lincRNA-...
2014年10月16日,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授Rod Dunbar和Peter Shepherd,应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吴东海研究员的邀请,在广州生物院分别做了题为“Identifying stem cell and precursor cell populations in adult human tissues” 和“Defects in beta cells leading to T...
体细胞逆转为干细胞的过程,犹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体细胞经历“红灯”到“黄灯”,此时科研人员需要控制特定的“开关”,“黄灯”才会转变为“绿灯”,成为真正的干细胞。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西班牙裔研究员米格尔·埃斯特班(Miguel A. Esteban )实验组的科研人员如是生动地阐述细胞命运变化的过程。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朱强博士组在利用钯催化的α-异腈酰胺的亚胺基化环化反应合成噁唑衍生物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于8月25日在《欧洲化学》(Chem. Eur. J.)杂志上发表。
2014年7月17日,武汉大学化学系“长江学者”张绪穆教授应邀到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与医药健康研究院交流访问,并做了题为Practical catalytic Hydrogenation 的精彩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广州生物院学生物学研究所邱发洋研究员主持。院内多名研究员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Miguel博士的研究团队发现了维生素C对肾癌细胞产生细胞毒性以及其选择性杀伤作用产生的机理,该研究成果于2014年2月发表在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JBC)上。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凌研究组多年来坚持致力于新型HIV疫苗的研发,近日该团队的骨干人员孙彩军副研究员、冯立强副研究员等探索了一系列能有效提升T细胞免疫反应的免疫策略,部分研究成果于近期发表在学术期刊PloS One(2014,e93143), Human Vaccine & Immunotherapeutics(2014, 10:3, 724-733)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