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土壤学 >>> 土壤生态学 土壤物理学 土壤化学 土壤地理学 土壤生物学 土壤耕作学 土壤改良学 土壤肥料学 土壤分类学 土壤调查与评价 土壤学其他学科 农业资源利用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土壤学 植物相关记录516条 . 查询时间(0.707 秒)
2023年8月17日至21日,由中国土壤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暨第十六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会议”(简称“青土会”)在遵义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以“保护土壤资源 建设美丽乡村”为主题,旨在展示我国青年学者在土壤、植物营养、肥料、农业生态环境、以及交叉学科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成果。共有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
随着土壤中植物可利用磷的增加,植被生产力增加,植物输入到土壤中碳也会增加,从而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储存。基于这种认识形成的“磷供给增加促进土壤有机碳固存”理论观点被广泛接受。然而自然生态系统中仍存在与此悖论的现象,即磷供给增加下,土壤有机碳库没有变化或降低。导致该“悖论”现象的机理有待进一步探究。
根际激发效应是指根系以及根际相关微生物对土壤有机质分解的促进或者抑制作用,激发强度从-50%到+380%,强烈影响着土壤有机质周转以及全球碳循环。已有研究表明将根际激发效应引入全球碳模型可提高其预测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土壤碳变化,但是技术的局限性限制了根际激发效应在模型中的普遍应用。基于植物性状的方法已经成功被用来理解植物竞争、物种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过程,如植物光合与地上生产、根系分泌与周转、凋落物分...
近期的研究发现,泥炭藓独特的酚类代谢产物可以促进有机碳与铁氧化物的结合。为探究泥炭藓湿地与其他生态系统相比,是否具有更强烈的金属-有机碳交互作用,进而对MAOC的积累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冯晓娟研究组通过对我国20个泥炭藓湿地和29个非泥炭藓湿地的野外调查,结合文献数据分析和泥炭藓扩张梯度,比较了泥炭藓湿地、非泥炭藓湿地以及草地、森林和冻土表层土壤中金属结合有机碳(bound OC)和...
2023年8月1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精准育种技术创新团队,率先研发出系列新型植物单碱基编辑器pAKBEs。7月31日,相关成果在《植物通讯(Plant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沈其荣院士团队的研究成果:Tapping the rhizosphere metabolites for the prebiotic control of soil-borne bacterial wilt disease。该研究通过解析番茄发病和健康植株的根际代谢组,挖掘潜在的益生元,并结合多组学手段明确了益生元驱动根际微生物维持植物健康...
司贤宗,男,汉族,1975年出生,博士,副研究员,河南夏邑人。主要从事经济作物高效施肥、连作障碍消减、新型肥料研发等工作;获河南省科技进步贰等奖2项、叁等奖1项,一作发表论文22篇,主持河南省基础与前沿计划、商品粮大省奖励资金等项目5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河南省科技攻关等项目6项,副主编出版著作3部,颁布河南省地方标准4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项。
吕金岭,男,1983年10月生,汉族,九三学社社员,博士,副研究员,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德国卡塞尔大学(2016)和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2018)访问学者。主要从事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田温室气体气体减排及模型模拟、大气氮素干湿沉降量化等方面的研究。
近日,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以“Nematodes: an overlooked tiny engineer of plant health”为题,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期刊发表根际线虫微生态与作物健康的观点性综述论文。
2023年7月22日,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以“Nematodes: an overlooked tiny engineer of plant health”为题,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期刊发表根际线虫微生态与作物健康的观点性综述论文。
近日,西藏自治区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学会年会暨土壤三普外业调查及采样技术培训会在拉萨召开。本次培训充分利用西藏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学会的专业特长,结合土壤三普工作,进一步提升我区县(市)级三普工作人员专业技能,满足全国土壤三普工作全面铺开外业调查采样技术需求。
传统观点认为,由于生物固氮是一个消耗能量的化学反应,当土壤可利用氮浓度增加时,兼性固氮者下调固氮速率(转而利用土壤氮),而专性固氮者被淘汰或取代。基于这样的认识形成的“氮富集抑制生物固氮”理论观点已被广泛接受和证实。然而,自然界中仍存在与此相悖的现象,即有很多富氮的生态系统高效固持外源氮。导致该“悖论”现象的机理有待进一步探索。
传统观点认为:由于生物固氮是一个消耗能量的化学反应,当土壤可利用氮浓度增加时,兼性固氮者下调固氮速率(转而利用土壤氮),而专性固氮者被淘汰或取代。基于这样的认识形成的“氮富集抑制生物固氮”理论观点已被广泛接受和证实。然而,自然界中仍存在与此相悖的现象,即有很多富氮的生态系统高效固持外源氮。导致该“悖论”现象的机理有待进一步探索。
早期有研究认为,长期氮沉降影响热带森林土壤磷有效性并可能进一步加剧土壤酸化。磷添加对土壤酸化有缓解作用,一般有以下3种可能途径:1)添加的磷直接与土壤中的铁和铝反应,因而减轻酸性土壤中的铝毒,并增加pH值;2)磷添加促进植物对有毒元素的吸收从而间接减轻土壤酸性和酸性阳离子的潜在毒性;3)磷添加通过调控土壤微生物及胞外酶活性,影响土壤有机质和凋落物的降解进而影响其对养分元素的释放,间接减缓土壤酸性。...
2023年5月30日,在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全国创新争先奖表彰大会在国家科技传播中心隆重举行。大会宣读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表彰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奖者的决定》,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王琦教授荣获创新争先奖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