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考古学 >>> 考古理论 考古学史 考古技术 中国考古 外国考古 专门考古 考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考古学 战国相关记录275条 . 查询时间(0.128 秒)
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长沙再现一批古墓葬。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日透露,考古人员今年在长沙城东发现24座战国至宋代时期古墓葬,出土一批陶器、铜器等文物。2021年4月,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长沙城东某考古工地开展抢救性考古发掘。考古发掘工作现已全面结束,共发现古墓葬30座,其中战国至宋代古墓葬24座,另外6座因保存极差时代不明。
“四牡业业——马家塬出土战国马车特展”18日在甘肃省博物馆开展。作为探寻秦与戎的关系及西戎的历史文化的重要史料,持续十余年的考古发掘成果,为公众了解先秦时期农牧过渡带多元文化交融与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典型标本。
作为中国传统丧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明器并不是实用品的简单替代物,它还体现了生者对死亡的观念和对阴间的想象。虽然明器一词正式出现在战国时期,但其使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除了日常用具的复制品外,明器还包括人物、动物、车船、建筑、工具、武器和家具的微缩模型。明器作坊在殡葬市场上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常规标准。然而,与普通器物相比,制作明器的材料价格低廉,通常是木头、竹子、泥土或一些劣质金属。铅、锡和...
近两年来,四川宣汉罗家坝遗址再度出土大量青铜兵器,实证巴人善战以外,还首次在距今两千多年的东周墓葬中出土了龟甲。这些残留有占卜痕迹的龟甲,以实物资料证明了“巴人尚巫”的传统,对今人进一步了解古代巴文化及其社会面貌,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那么,罗家坝遗址近两年的考古发掘具体都有哪些成果?背后又有哪些故事?总台驻四川记者贾宜超近日进行了探访,我们一起来听报道。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分别与孔子博物馆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采用XRF、Raman、OCT和超景深三维显微镜等技术对山东曲阜鲁国故城遗址和河南淅川徐家岭楚墓出土的战国时期蜻蜓眼玻璃珠进行了多方法科学分析,相关成果分别发表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和Chinese Optics Letters上。曲阜鲁国故城是周代鲁国的都城,是周王朝各诸侯国中延续时间最长的都城,属于...
2020年2月至10月,为配合西安市高陵区融豪工业园三期建设项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融豪工业园以南的建设用地进行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500余座。其中C区的一座战国晚期秦墓(M1)的侧室保存完整,出土一批青铜器。该批铜器类型丰富,包括容器、兵器、车马杂器等,是研究战国晚期物质文化的重要实物证据。为配合考古资料整理,项目组对该批青铜器开展了保护修复工作。
“如银岁月美意延年——山西传统银饰展”2021年1月26日在山西青铜博物馆开展,从春秋战国到现代,600余件传统银饰串联起中国民间银饰的发展脉络。这些纵贯2300余年的银饰,来自山西博物院、山西地质博物馆、晋国古都博物馆及私人藏家,它们代表着中国各时代的女性审美,反映着一个时期的民俗和经济发展。
2021年1月16日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发掘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轮台县奎玉克协海尔古城,历经三年的主动性考古工作,明确了古城始建于公元前5世纪,公元元年前后废弃,是目前新疆经科学考古确认年代最早的城址,为研究塔里木盆地史前文明由聚落向城邦演进提供了重要线索。
“头部附近是矛,腰部佩剑,末端是各类陶器,这种细长条形的棺木是典型的船棺葬。”12月18日,在中国最早确认的巴文化遗址——重庆市九龙坡区冬笋坝遗址现场,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冬笋坝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代玉彪指着88号船棺葬介绍。冬笋坝遗址是我国考古界最早确认的巴文化遗址,出土的以船棺葬为代表的一批战国至西汉墓葬对探索川渝地区巴文化特征与演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记者近日了解,2020年7月至11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廊坊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文安县文物管理所组成考古队,对文安县苏桥镇广陵城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一批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文物。
2020年11月27日,古港古城遗址考古调勘成果汇报会召开,来自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湖南师范大学、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学者齐聚古港镇,对古城村的古城遗址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听取了考古勘探成果汇报。考古勘探报告指出,结合各探沟内城墙和其他文化堆积的层位关系,以及对出土遗物的分析,古港古城建筑和使用年代主要为战国晚期,下限可能至西汉早期。
无锡鸿山遗址墓葬群保护展示工程正在进行中,目前已完成27座古墓本体保护。鸿山遗址是我国长江下游地区以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为主要文化内涵的大型遗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境内,是国家重点保护大遗址之一,也是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2002年,在工程建设中,鸿山遗址被意外发现。随后,当地政府叫停正在建设中的工程,并对其中7座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文物2300余件,其中有大量青瓷乐器和器皿...
记者近日从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工作人员在对济南梁王遗址进行勘探发掘时,发现了一处战国时期古城遗址,这处遗址是济南城区迄今发现最早的古城遗址。据梁王遗址考古队领队董文斌介绍,梁王遗址位于济南市鲍山街道办事处梁王庄三村东北。今年3月开始,为了配合济莱高速的建设,考古队对梁王遗址进行了前期勘探。随着勘探的进行,考古队日前发现了一处包括壕沟在内面积约为14万平方米的战国时期古城遗址。
战国中山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战国  中山国  千乘之国  鲜虞       < 2021/11/22
中山国作为战国时期的“千乘之国”,其发达的物质文化和突出的历史地位,使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20世纪70年代以来,战国中山国考古工作的开展,为中山国的研究提供了契机,取得了非常丰硕的研究成果。战国中山国的族属与疆域、出土器物、政治经济与文化等,都是考古学者们所关注的热点,为揭示中山国的历史原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参考依据。随着考古成果的不断涌现和研究方法的革新,战国中山国研究必将取得新进展。
记者近日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队伍在对小清河沿线的邹平新西村墓地进行调查、勘探时,发现了56座年代集中在战国至汉代的墓葬。据介绍,邹平新西村墓地距地表深约6米,在已发掘的3000多平方米的地面上,考古队员共发现56座墓葬,年代约为战国至汉代。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