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数学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物理学 化学 天文学 地球科学总论 大气科学 地球物理学 地理学 地质学 水文学 海洋科学 生物学 科学技术史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理学 宇宙相关记录992条 . 查询时间(0.135 秒)
近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精确测量了高能天文学标准烛光的亮度,覆盖3.5个量级的能量范围,为超高能伽马光源测定了新标准。这个标准烛光就是由我国宋朝的司天监发现并记录的“客星”经千年演化而形成的著名天体——蟹状星云。这次观测还记录到能量达1.1拍电子伏(拍=千万亿)的伽马光子,由此确定在大约仅为太阳系1/10大小的(约5000倍日地距离)星云核心区内存在能力超强...
2021年7月1日,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简称LHAASO)电磁粒子探测器(ED)阵列安装工程全部完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LHAASO项目副经理何会海研究员、ED系统部分成员、山东大学ED性能测试团队部分成员以及承担ED阵列安装工程的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场负责人黄静、吴月及安装工人代表等共同出席了完工仪式。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6月23日报道,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分析了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第二轮运行产生的数据,首次捕捉到粲介子从物质“变身”到反物质的过程,这一发现有助于理解现在的宇宙为何由物质而非反物质组成。
近日,由来自德国波茨坦天体物理研究所(AIP),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PMO)和上海天文台(SHAO)、爱莎尼亚塔尔图天文台(Tartu Observatory)的天体物理家们参与的中德国际合作项目“宇宙网络结构对星系性质的影响”取得重要进展。项目科学家利用斯隆星系巡天(SDSS)数据,分析了宇宙大尺度纤维状结构(Cosmic Filaments)中星系的动力学特性,首次发现了宇宙大尺度纤维状结...
2021年6月15日,北师大物理学系2017级本科生王彧辰和黄辉超等同学的研究论文“Likelihood-free Cosmological Constraints with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n Application on Hubble Parameters and SNe Ia, Yu-Chen Wang, Yuan-Bo Xie, Tong-Jie ...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与中科院PIFI访问学者、英国科学家Levon Pogosian及法国科学家合作,在“哈勃常数危机”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Nature旗下子刊Communications Physics上。
近日,国家天文台赵公博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PIFI访问学者、英国科学家Levon Pogosian教授及法国科学家合作,在“哈勃常数危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论文于2021年6月8日在线发表于Nature旗下子刊Communications Physics。
高能宇宙线是研究天体粒子起源、加速机制,及银河系星际介质的重要探针。氦核是宇宙线中丰度第二高的核素,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银河系宇宙线,理论模型显示在“膝”区(3 – 4 PeV)以下,能谱应该服从单一负幂律分布,但近些年,多个宇宙线观测实验发现了在数百GeV/n处存在能谱变硬的现象,这预示着银河系宇宙线可能存在新的起源和加速机制。
导读:由上海天文台科学家领衔的ATOMS项目组近期发现了近百个具有丰富化学特征的大质量 “分子热核(hot molecular core)”,并对这些“宇宙化工厂”的演化时标进行了限制。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时刻经受着来自外太空中高能粒子的轰击,这些粒子包括各种原子核、正负电子、高能伽马射线和中微子等,统称为宇宙线。宇宙线被认为起源于超新星爆炸的遗迹或黑洞吸积等极端天体,因而它们也是极端条件下天体环境和物理规律的信使。人类对宇宙线的观测和研究已长达一个世纪,而时至今日,关于宇宙线的起源、加速机制以及它们在宇宙空间中的传播及相互作用等基本问题尚未得到彻底的解答。宇宙线的数目随能量变化的...
宇宙线是星际空间中的相对论性粒子,它贡献了星际介质1/4的能量密度,调控了星际化学和恒星形成过程,同时也是暗物质间接观测的重要媒介。但是自宇宙线100多年前被发现以来,其起源一直成谜。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天文学系以及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实验在银河系中发现了12个能把宇宙线加速到1千万亿电子伏特(10^15 eV, PeV)以上的加速源...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能量达1.4拍电子伏(PeV,拍=千万亿)的伽马光子,这是人类迄今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这些发现于5月17日发表在《自然》(Nature)上。
2021年5月17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公司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首批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探测到能量得到peV(1015电子伏特)的光子,这是人类至今探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内超高能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的时代。这些发...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能量达1.4拍电子伏的伽马光子(拍=千万亿),这是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启了 “超高能伽马天文学”的时代。这些发现于2021年5月17日发表在《Nature》(自然)。该研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的LHAASO国际合作组完成。
2021年5月8-9日,中科院先导专项(B类)“多波段引力波宇宙研究”结题总结交流会在贵阳召开,专项领衔科学家、项目和课题负责人以及部分研究和管理骨干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卢宇副处长发言,回顾了专项五年执行期的发展历程,积极肯定了专项实施以来取得的各项进展和丰硕成果,并对专项结题工作做出具体要求和指导性建议。贵州师范大学物电学院支启军院长致欢迎辞,代表会议协办单位对参会人员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