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 马克思主义 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
搜索结果: 1-8 共查到哲学 于金龙相关记录8条 . 查询时间(0.263 秒)
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陈金龙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2023年第8期发表文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生成、特质与价值》。文章认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在“两个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生成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蕴含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突出特性,又具有新时代的文明特质。
于金龙,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书记、副教授,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文化传播与管理专业导师。现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200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哲学博士),同年入职北航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命题时,强调“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此前,习近平提出了“文明自信”的概念。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和文明自信是既有各自内涵又有密切关联的一组概念,明确三者的内涵、特征和关联是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和文明自信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离当下越来越久远。如何引导一般读者走近马克思、读懂马克思主义,进而认同、接受马克思主义,是当前理论界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评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时,提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重要判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是如何实现的?概而言之,理论形成机制的突破、理论主题的拓展、理论内涵的扩充、独立理论形态的形成、理论地位的提升,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飞跃的内在逻辑。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从阅读经典文献开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阅读经典和阐释经典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角考察经典文献阅读史,主要立足阅读文献的中国化、经典化,考察阅读主体、阅读过程、阅读方法、阅读效果等问题,呈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多维面相。对经典文献阅读史的研究,要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话语分析方法。从经典文献阅读史维度展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有利于深化...
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是从阅读文本开始的,阅读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应当关注的视域。《共产党宣言》作为经典著作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更是武装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阅读《共产党宣言》可从阅读动因、阅读方法、阅读效用3个维度来考察。从阅读动因来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因解决现实问题需要、受《共产党宣言》文本理论魅力感召、受社会关系与个人实践经历影响而阅读;从阅读方法来...
金龙,男,汉族,1963年4月生,湖南益阳人。1985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中共党史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获博士学位。 现为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