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遗传学 >>> 数量遗传学 生化遗传学 细胞遗传学 体细胞遗传学 发育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 辐射遗传学 进化遗传学 生态遗传学 免疫遗传学 毒理遗传学 行为遗传学 群体遗传学 遗传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遗传学 小麦相关记录63条 . 查询时间(0.505 秒)
小麦与黑麦的杂交工作始于19世纪70年代,小黑麦结合了小麦的高产、优质和黑麦的优点,育种家和遗传学家看到小黑麦的优良性状,一百多年来,一直进行小麦与小黑麦的回交、自交来进行新品种选育。小麦-黑麦1RS.1BL易位系是小麦1B染色体短臂被黑麦1R染色体短臂取代形成的整臂易位系。由黑麦和小麦远缘杂交产生的1RS.1BL易位系,是外源染色体应用于小麦育种最成功的例子,能显著提高小麦的抗病性和产量,为保障...
普通小麦的形成经历两次远缘杂交和自然加倍过程,染色体组分别为A组(乌拉尔图小麦)、B组(未知Sitopsis组物种)和D组(粗山羊草)。而作为六倍体小麦进化另一个分支的茹科夫斯基小麦T. zhukovskyi(2n = 6x = 42; GGAuAuAmAm)是异源同源多倍体,其形成也经历两次杂交和加倍事件,乌拉尔图小麦和另一种尚未确定的山羊草属植物(基因组为GG)发生天然杂交,形成了野生的提莫非...
植物的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改良都离不开遗传转化,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可以使用“滴花转化”的方式轻松实现遗传转化,而大部分的作物中,例如小麦、水稻、玉米等都需要长时间的组织培养才能获得遗传转化植株,效率较低。在小麦中通常以未成熟的幼胚为外植体,首先将带有目的载体的农杆菌与幼胚共培养,随后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分化长出新的植株。这其中的任何一环都会影响最终的遗传转化效率,例如外植体的取材窗口、农杆菌侵染后...
小麦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由于基因组复杂、遗传操作困难,其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研究严重滞后于水稻、玉米等作物。突变体库在模式作物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小麦研究者对可基因检索的小麦诱变突变体库有迫切的需求。
2022年4月20日,华中农业大学孙东发和任喜峰教授团队首次提出了普通小麦母系祖先“双谱系起源”的新模式。该研究的研究成果以“New Insights into the Evolution of CAF1 Family and Utilization of TaCAF1Ⅰa1 Specificity to Reveal the Origin of the Maternal Progenitor f...
串联激酶蛋白(tandem kinase protein, TKP)含有两个激酶结构域,是在麦类作物(小麦和大麦)中发现的一种新类型的抗病基因。目前从麦类作物中已经克隆到的串联激酶基因有大麦抗秆锈病基因Rpg1,大麦抗散黑穗病基因Un8,小麦抗条锈病基因Yr15和小麦抗秆锈病基因Sr60。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刘志勇研究组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洪杰研究组合作报道了一个中国...
CRISPR-Cas系统是继锌指核酸酶(ZFNs)和TALEN核酸酶之后的另一个可精确定点编辑基因组DNA的新技术,具有设计构建简单快速等优点。目前已在人类细胞系、斑马鱼、小鼠、果蝇和酵母等多个物种中利用,但CRISPR-Cas系统能否在植物中使用尚无报道。
2013年3月24日18时,国际著名学术刊物《自然》(Nature, http://www.nature.com/nature)在线发表了题为“Draft genome of the wheat A-genome progenitor Triticum urartu”的研究论文。该项研究首次完成了小麦A基因组的测序和草图绘制,比较全面地揭示了A基因组的结构和表达特征,对未来深入和系统地研究麦类植物...
WRKY类转录因子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方面,其基因表达也受到多种非生物胁迫的影响。但这类转录因子在植物尤其是农作物耐受非生物胁迫方面的作用研究较少。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相岐研究组和王道文研究组合作,对小麦胞质Hsp90基因家族进行了系统鉴定和功能分析。该研究结果已于2011年4月13日在New Phytologist上在线发表。张相岐实验室的博士研究生王官锋和魏学宁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张相岐研究员和王道文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的资助。
通过土培盆栽试验,研究了130份小麦材料在相同氮素水平下生物量、氮素积累量、氮素生产效率的基因型差异,旨在筛选具有高效利用氮素能力的小麦基因型,为氮高效小麦育种提供种质资源.结果表明: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供试小麦单株生物量变幅分别为1.06~3.08 g、1.88~9.05 g和2.64~13.75 g,单株籽粒产量变幅为1.38~9.90 g .拔节期、抽穗期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变幅分别为25....
从3~5 d龄小麦籽苗幼叶基部切段诱导出大量愈伤组织。诱导可再生的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1.5 mg/L 2,4-D+0.2 mg/L,激动素(KT)+500 mg/L,水解酪蛋白(CH)+120 mg/L,天冬酰胺+100 mg/L,肌醇+3 蔗糖+0.7 琼脂粉。当愈伤组织转移到生长调节物质改变为2mg/L KT,1 mg/L NAA和0.1 mg/L2,4-D 的MS培养基上培养后,出现了...
对普通小麦( Ttiticum aestivum) 黄色素(YP) 合成途径中的首要限速酶———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 基因进行克隆和测序, 并和玉米Psy 基因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 在高和低YP 含量小麦品种中均扩增出一条长1 192 bp 的Psy 基因片段, 该片段包含一条可编码78 个氨基酸的小麦Psy 基因的外显子, 与玉米Psy 基因第4 外显子的核苷酸序列同源率为80 . ...
小麦幼胚培养中的体细胞胚胎发生。
偃麦草与小偃麦染色体组构成的细胞遗传学研究Ⅱ.八倍体小偃麦与四倍体小麦杂种的减数分裂观察。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