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古生物学 >>>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古生物学 小恐龙相关记录235条 . 查询时间(0.108 秒)
山东省东部地区上白垩统王氏群恐龙蛋化石记录表明,以长形蛋类为代表的恐龙种群从晚白垩世中期一直生存到晚期,但是以网形蛋类和圆形蛋类为代表的恐龙种群在晚白垩世中期灭绝了,以椭圆形蛋类为代表的新恐龙种群则在晚白垩世晚期出现. 计算这些类型蛋壳的水蒸气传导率,发现圆形蛋类和网形蛋类的水蒸气传导率比长形蛋类和椭圆形蛋类的高4~115倍,说明前者必须在更为潮湿环境中进行孵化. 根据蛋壳的δ18O记录,从晚白垩...
鸟类是由恐龙进化而来的,而恐龙化石上经常也会覆盖着羽毛的痕迹,这让一些古生物学家怀疑,羽毛是否是在恐龙的历史中早就出现的一个共同特征。如今,一个研究小组通过对全部的恐龙家谱进行研究后认为,这种想法不靠谱。
记者近日从中科院获悉,该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尤海鲁团队在兰州—民和盆地下白垩统河口群中,发现了多刺甲龙亚科恐龙的一个新属种——金城洮河龙(Taohelong jinchengensis)。相关论文刊登在最近出版的《古脊椎动物学报》上。此前,多刺甲龙类只发现于北美和欧洲,金城洮河龙是亚洲首次发现该类化石,对于研究甲龙类演化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在于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美国古脊椎生物学会会议上宣布,日本北海道大学和蒙古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蒙古国戈壁沙漠东部的白垩纪后期(约8000万年前)地层中,发现了迄今世界最大的兽脚类恐龙筑巢地。
中、美、加、澳等国古生物学者近日宣布,在中国云南省禄丰县恐龙山镇发现了珍贵的侏罗纪古白蚁啃食恐龙骨的遗迹化石。这一遗迹化石被命名为“东方饕餮迹”,距今约1.95亿年。它的发现为白蚁这种最古老的社会性昆虫起源于侏罗纪或更早的假说提供了化石证据,也为白蚁作为恐龙遗体的重要分解者的观点提供了证据。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古生态学》上。
中外古生物学者2013年5月30日宣布,他们发现一具来自云南省禄丰县距今1.9亿年的中国恐龙患有牙病,表现为牙齿缺失与齿槽重塑。这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恐龙牙齿病理学记录,对研究古脊椎动物演化与病理学演变有重要意义。
恐龙会不会游泳?这是古生物学界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中外古生物学者在我国四川省西南部昭觉县发现中国首例确凿的肉食恐龙游泳足迹化石,为恐龙会游泳提供了证据。这类足迹目前在全球仅发现数例,亚洲尚无记录。这一成果发表在9日出版的《科学通报》(英文版)上。 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研究者邢立达介绍,这批恐龙足迹化石是在当地采矿中被意外发现的。“在对这一区域的考察中,我突然发现一道极其奇怪的足迹,每个足迹都...
一种生活在2.43亿年前的和拉布拉多犬差不多大小的生物,日前被一些古生物学家认为可能是已知最古老的恐龙。它生活的时期比之前所认定的最古老恐龙早1000万年,这可能会改变之前研究者们对恐龙进化的看法。但是一些科学家表示该化石有可能来自于恐龙的近亲物种。
在科幻巨片《侏罗纪公园》里,外形似鸵鸟的恐龙被描绘成是一群被凶残的霸王龙追得四处飞奔的全身长满鳞片的动物。而加拿大科学家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上述似鸟恐龙的描述并不完全准确,因为从科学意义上讲,似鸟龙下目应该拥有羽毛和翅膀。 这项新的研究由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古生物学家达拉·泽莱尼次基和皇家泰瑞尔古生物博物馆的弗朗索瓦·里恩领导。在阿尔伯塔省荒野中有着7500万年历史的岩石...
一个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在我国辽宁省西部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一种新的暴龙类恐龙。这种被命名为华丽羽王龙的食肉恐龙是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迄今发现的体型最大的恐龙之一。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华丽羽王龙标本上保存了精美的羽毛印痕,因此这一发现为带羽毛恐龙的家族再添一丁。相关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一期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
秘鲁古生物学家最近在安卡什省瓦里地区海拔5100米处发现蜥脚类恐龙化石。秘鲁专家称,这很有可能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海拔最高的恐龙化石。 据悉,秘鲁安塔米纳矿业公司在瓦里地区修筑公路时,在海拔4600米的地方发现100多个史前动物脚印,脚印的形状至少有11种。
北京时间2010年8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先前一直认为墨西哥湾地区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Chicxulub crater)是陨星撞击的产物,而正是那次撞击几乎毁灭了地球上的生命。但乌克兰发现的另外一处撞击坑遗迹,其年代甚至比希克苏鲁伯陨石坑还要早数千年。它的发现引发了这样的猜测:恐龙也许并非死于一次单次的撞击事件,而是一系列的“陨星雨”。
近日,记者在位于沂蒙山区的山东省平邑县获悉,这里的天宇自然博物馆因保存有1106件较完整个体的恐龙化石,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英国总部认定为“世界上最大的恐龙博物馆”。截至目前,此馆已有6项藏品获“世界吉尼斯奖”,被誉为“一部描绘自然生命的万卷书”。
2006年内蒙古地质环境监测院在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西10公里处发现一恐龙足迹化石点。由于恐龙足迹产地的地层研究程度较低,因此这批恐龙足迹的研究在地层年代确定、以及恢复古环境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共识别出脊椎动物足迹化石119个,其中大部分为恐龙足迹,包括兽脚类恐龙足迹:玫瑰实雷龙足迹(Eubrontes glenrosensis)、海流图卡岩塔足迹(Kayentapus hailiutuensis i...
小鸡要脱下绒毛,换上带有飞羽的“羽衣”,才算成年。古代的鸟儿、甚至更早时候的带羽毛的恐龙也是这样吗?最近,我国古生物学家给出了答案:它们不仅换羽,还换好几次,与现代鸟类换羽几乎“一步到位”不同的是,它们每次换下的羽毛形态都不尽相同。4月29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刊登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与山东天宇自然博物馆郑晓廷馆长、中国地科院地质研究所尤海鲁研究员的这一共同研究成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