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病毒学 >>> 病毒生物化学 分子病毒学 病毒生态学 病毒分类学 病毒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病毒学 武汉病毒所相关记录33条 . 查询时间(0.979 秒)
青藏高原通常被称为“第三极”的中心,不仅是亚洲众多河流的发源地,还在中低纬度的高海拔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多年冻土区。多年冻土是指常年温度维持在0℃或以下,且至少连续两年保持冻结状态的岩土层,是丰富的休眠状态生命形式的储存库;其独特性深刻地影响着气候变化下的全球碳循环。研究多年冻土中的病毒群落对于扩大我们对类似极端气候地区的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风险至关重要。2024年5月10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
2024年4月24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龚睿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生物工程研究所等单位合作,研发了针对尼帕病毒(Nipah virus,NiV)的高效人源中和抗体,相关结果以“Potent human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gainst Nipah virus derived from two ancestral antibody heavy chai...
2023年1月21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单超、袁志明团队和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蓝佳明团队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npj Vaccines发表了题为“Both chimpanzee adenovirus-vectored and DNA vaccines induced long-term immunity against Nipah virus infe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成果...
2023年10月13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国内上市口服抗新冠病毒药物先诺欣®活性成分先诺特韦的发现过程及其临床前研究结果。谨以此文致敬先诺特韦的主要发明者之一——蒋华良院士,并以此纪念蒋院士为先诺欣®的研发所付出的心血和做出的重要贡献。
2023年10月4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周溪团队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Human cytomegalovirus UL36 inhibits IRF3-dependent immune signaling to counterbalance its immunoenhancement as apoptotic inhibitor...
2023年8月31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邓增钦团队与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赵海艳团队合作,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insights into the modulation of T cell costimulation by monkeypox virus protei...
2023年8月30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邓增钦团队与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命科学学院赵海艳团队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insights into the modulation of T cell costimulation by monkeypox virus protein M2”的研究论文,...
2023年8月25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抗病毒研究中心邓增钦团队在非洲猪瘟病毒拓扑异构酶的结构解析和催化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Cryo-EM structures of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topoisomerase”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mBio上。
2023年7月14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抗病毒研究中心彭珂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论文题目为“Rift valley fever virus nucleoprotein triggers autophagy to dampen antiviral innate immune responses”。该研究发现裂谷热病毒核蛋白NP可...
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所引发的流感大流行和季节性流感,一直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危机,给人类健康、公共医疗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途径。但流感病毒变异快、种类多、亚型之间抗原差异大,导致季节性流感疫苗仅能提供毒株特异性的有限保护,几乎无法抵御变异产生的新型毒株。此外现有疫苗生产周期长、运输和储存要求高、需要大量医护人员实施接种。因此,开发一款能快...
虫媒病毒(arbovirus)是由节肢动物传播并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一类病毒,种类繁多,给全球公共卫生带来了严重威胁。蠓(midge)是虫媒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之一。迄今为止,研究已从库蠓中分离鉴定出50多种虫媒病毒,包括布尼亚病毒和环状病毒等,其中很多可引发动物严重疾病。Oya病毒(Oya virus,OYAV)是2000年从马来西亚疑似被尼帕病毒感染的猪中首次分离出来的一种正布尼亚病毒,随后在东南...
吸血节肢动物中传播循环的病毒有两大类:虫媒病毒(arbovirus)和节肢动物特异性病毒(arthropod-specific virus, ASV)。虫媒病毒能在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中复制,对人类或动物具有致病性,给全球公共卫生来沉重负担。节肢动物特异性病毒仅在节肢动物中复制,它们可能是虫化病毒进化的起源。然而,目前没有涵盖所有已知虫媒病毒和节肢动物特异病毒种类、生物安全风险等级、基因组节段、地理...
2023年4月25日,武汉病毒所罗敏华团队在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Human Cytomegalovirus IE1 impairs neuronal migration via downregulating connexin 43”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感染导致胎脑发育损伤的新机制。
2023年2月27日,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罗敏华团队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合作,在PLOS Pathoge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人巨细胞病毒的pUL97通过调控转录因子RFX7而上调神经干细胞中SOCS3的分子机制》(Human cytomegalovirus pUL97 upregulates SOCS3 expression via transcription factor RFX7 ...
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是属于丝状病毒科的一种高致病性病毒,感染人和灵长类动物引发烈性出血性传染病“埃博拉出血热”。1976年第一次出现以来,埃博拉疫情反复出现,造成了大量的死亡病例,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在部分埃博拉出血热幸存者中,会出现眼部的持续性感染和眼部后遗症,这可能与内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有关,但其机制一直不清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