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天体力学 天体物理学 天体化学 天体测量学 射电天文学 空间天文学 天体演化学 星系与宇宙学 恒星与银河系 太阳与太阳系 天体生物学 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06-120 共查到天文学 望远镜相关记录490条 . 查询时间(0.264 秒)
2020年1月11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FAST 是以南仁东为代表的老一代天文学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设想,利用贵州省天然喀斯特巨型洼地,建设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历经5年半的艰苦建设,FAST团队攻克了望远镜超大尺度、超高精度的技术难题,高质量按期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FAST于2016年9月25...
一个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资助的研究团队日前发布报告,提出在月球背面安装低频率阵列射电望远镜,用于观测系外恒星系统、寻找宜居行星等任务。据悉,该团队由来自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加州理工大学、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组成。
一个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资助的研究团队日前发布报告,提出在月球背面安装低频率阵列射电望远镜,用于观测系外恒星系统、寻找宜居行星等任务。据悉,该团队由来自科罗拉多大学波德分校、加州理工大学、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等多个机构的研究人员组成。按照报告中的方案,整个阵列射电望远镜的建设由一台直径4米、高6米的着陆器“一站完成”。着陆器顶部安装一台月球车,用于漫游并安装阵列天线...
现代的标准冷暗物质宇宙学认为,宇宙的结构是等级成团式的——星系与星系之间在引力作用下慢慢聚集起来,逐渐形成更大尺度的结构。因此,在我们的宇宙中,星系与星系之间成群结队是十分常见的。我们的银河系就位于一个被称为本星系群的星系群中。由于宇宙非常空旷,在一般的星系群之中,成员星系之间的距离远大于星系自身的尺度。然而有一类星系群却非常特殊,它们的成员星系紧密地靠在一起,这样的星系群被称作致密星系群。历史上...
近日,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与北京大学合作,北京大学的科研团组借助天马望远镜在星际碳链分子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提出了星际碳链分子形成的新机制:“激波激发碳链化学(SCCC;Shocked Carbon-Chain Chemistry)机制;找到新的“聚产区”,即豺狼座I 区域也是银河系中的碳链分子“聚产区”,以上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核心天文学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此外,该团队还在金牛座一个分子云核L...
经数年筹备,SKA(平方公里阵列望远镜)将于2021年1月1日启动建设!记者从昨天召开的“继往开来,探索宇宙”2019年SKA工程与运行大会上了解到,作为SKA的创始成员国,中国将承担该项目总计13个大类别中的5项,特别是在工程技术、数据处理、时间同步等方面承担重要工作。
新华社上海2019年11月26日电(记者张泉、张建松)记者从正在上海召开的第六届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工程大会上获悉,我国参与创建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第一阶段各项工作正积极推进,计划于2021年开工建设。 SKA是由全球十多个国家计划合资建造、世界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由位于澳大利亚西部的低频阵列和位于南非的中频阵列两部分组成,因接收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而得...
今起三天,2019年度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工程与运行大会在沪举行。上海市副市长吴清在致辞中表示,上海将与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其他相关部委进一步通力合作,共同为SKA项目的进展,以及SKA区域中心落户提供最大支持。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是国际天文界计划建造的最庞大的天文观测设备,以大量小单元天线汇聚实现综合孔径射电干涉成像,整个阵列延伸超过3000公里,所有观测仪器相互之间采用高性能的计...
2019年11月3-6日,“三十米望远镜科学论坛2019”(Thirty Meter Telescope Science Forum 2019)国际会议在厦门大学科学与艺术中心召开,这也是“三十米望远镜科学论坛”系列会议第一次在中国召开。本次会议由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办。来自海内外(包括中国、美国、日本、加拿大、印度和西班牙等)各大天文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厦...
甚长基线干涉仪(简称VLBI)是一种能够把相距上万公里的射电望远镜的无线电信号数字合成起来,开展成像观测的高精尖技术。作为欧洲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简称EVN)的准成员,云南天文台40米射电望远镜近日多次参加了2019年EVN第三观测季的网络性能监测实验(简称NME),成功的获得了新终端(DBBC2+MK6)的高质量干涉条纹,圆满的完成了新终端可靠性的测试。在NME实验中,昆明站采用已有工作终端(C...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申远灯等人使用抚仙湖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New Vacuum Solar Telescope; NVST)的高分辨观测数据首次报道了扇面-脊(fan-spine)磁场位形下圆形耀斑带的来回滑动运动现象,并指出该运动反映了扇面准分界层内的三维磁场重联精细物理过程。国际天文学杂志《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于1...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2019年10月22日发布德国X射线空间望远镜“eROSITA”传回的首批图像,揭示了隐藏的宇宙之美。该望远镜观测项目有望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宇宙的演化。此次发布的X射线图像展示了邻近银河系的大麦哲伦星云以及距地球约8亿光年的两个星系团。图像中,大麦哲伦星云呈圆形红色结构,里面的超新星遗迹清晰可见;代号为A3391和A3395的两个星系团呈蓝绿色,正在发生相互作用。
2019年10月12日,由我校方成院士提出的"2.5米大视场高分辨率望远镜"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谈哲敏,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方成教授,中科院院士崔向群研究员,中科院院士汪景琇研究员,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赵刚研究员,云南天文台台长白金明研究员,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常进研究员,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朱永田研究员和南京市科协郑加强主席等参加了启动仪式。我校人事处、科技处、研究生院、学科办和...
大多数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彼此连接形成长链结构。目前,在已经发现存在于星际空间中的50多种星际分子中,碳链分子是重要成分。那么。碳链分子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它又存在于哪些区域呢?
美国航天局“斯皮策”太空望远镜日前在宇宙中捕捉到由大量恒星喷射的恒星风及高能辐射所形成的“泡泡云”,这有助于了解星系中恒星的形成。据美国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介绍,发现“泡泡云”的活跃区域位于银河系内的天鹰座。这些“泡泡云”的直径大约在10至30光年之间,每个“泡泡云”中有数百至数千颗由稠密气体和尘埃云形成的恒星。由于“泡泡云”与地球的实际距离难以被准确测量,因此“泡泡云”的确切体积也难以测算。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