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材料科学基础学科 材料表面与界面 材料失效与保护 材料检测与分杂技技术 材料实验 材料合成与加工工艺 金属材料 无机非金属材料 有机高分子材料 复合材料 材料科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材料科学 退火相关记录74条 . 查询时间(0.226 秒)
使用双辊薄带铸轧机制备磷含量(质量分数)高达0.15%的耐候钢薄带, 研究了退火时间对其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退火时间为40 min时, 可获得细小的铁素体+珠光体组织。在本文的退火时间内耐候钢薄带的屈强比均小于0.8, 加工硬化指数均大于0.2。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 其抗拉强度呈缓慢下降趋势, 屈服强度先下降后基本保持不变。明确了局部出现细晶组织的原因。
使用超高真空化学气相淀积(UHV/CVD)设备在Si衬底上生长多层Ge量子点, 用双晶X射线衍射(DCXRD)、拉曼光谱(Raman)等手段表征在不同条件下快速热退火的Ge量子点材料的组分、应力等特性, 研究了快速热退火对多层Ge量子点晶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 量子点中Ge的组分下降, 量子点应变的弛豫程度加剧。在1000℃退火20 s后, 量子点材料已经完全弛豫。
通过在空气中退火来改善由磁控溅射方法制备的LaNi5合金膜的表面结构, 使其具有在室温下吸放氢的能力。借助原子力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 分析了LaNi5合金膜退火前后的形貌、结构和表层成分。结果表明: 在空气中退火后, LaNi5合金膜比表面积增加, 并在其表层形成了La2O3--Ni的表层结构。氢敏测试结果显示, 在空气中退火的样品不需要在高压纯氢中活化, 在室温下即对氢气响应,...
对热变形AZ31镁合金的显微组织、晶粒尺寸分布、平均晶粒尺寸、再结晶晶粒数目以及变形织构随退火时间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 研究了不同热变形量AZ31镁合金在503 K的等温退火行为。结果表明: 热变形AZ31镁合金的细晶组分随着退火时间的延长不断降低, 退火过程按退火温度可分为孕育、再结晶急速长大和晶粒正常长大三个阶段, 且各阶段的其长短几乎不受变形程度的影响。 变形形成的微观织构在整个退火过程中...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含钪Al-Zn-Mg-Cu-Zr系铸态合金在退火过程中二次Al3(Sc,Zr)粒子的析出形貌、尺寸及分布。结果表明:含0.20%Sc的7系铝合金铸态试样在450 ℃退火2 h后,α(Al)基体内析出呈豆瓣状的二次Al3(Sc,Zr)粒子;在450 ℃退火32 h后,Al3(Sc,Zr)粒子尺寸为16~23 nm;在450 ℃退火32 h后的二次Al3(Sc,Zr)相与α(A...
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La 0.7 Sr 0.3 MnO 3(LSMO)靶材, 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法在LaAlO 3(012)基片上沉积出厚度约为187 nm的LSMO薄膜, 研究了真空退火对薄膜的输运和光诱导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薄膜的相变温度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薄膜的电阻率升高. 在低温金属相光照使电阻率降低, 在高温绝缘相光照则使电阻率升高. 随着退火时间...
某钢厂辐射管为退火炉的主要加热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受到严重腐蚀.本文用X光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手段对腐蚀产物进行分析,确定其腐蚀失效原因.结果表明:造成材料腐蚀最有害的成份为S、F、Cl、V,因此,腐蚀的主要类型是硫腐蚀、氧化,但同时存在钒腐蚀和卤族元素的腐蚀,因而腐蚀的过程是多种类型腐蚀互相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
采用直流磁控溅射的方法在Al2O3陶瓷管、硅基片上溅射制备了二氧化钛(TiO2)纳米薄膜材料.将薄膜样品放入管式退火炉中分别在500℃, 700℃和1 100℃温度下退火.由于退火温度的不同,薄膜的晶体结构、晶粒尺寸、晶向以及气敏特性都有所不同.利用X射线衍射(XRD)技术和薄膜气敏特性测试,分析了退火温度对薄膜气敏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在500℃时,呈现锐钛矿结构,薄膜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用电化学方法、实验室全浸实验和X射线应力分析技术研究了退火温度对碳化硅颗粒增强2024铝(SiCp/2024Al)基复合材料腐蚀行为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腐蚀前后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高温退火条件下材料的腐蚀电位Ecorr和孔蚀电位Epit均有较大程度的负移,但退火温度的不同对SiCp/2024Al基复合材料抗局部腐蚀能力影响不大;退火温度升高,由于富铜相析出增加及热失配造成...
以CF4和CH4为源气体,在不同的温度和功率下,使用射频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RF-PECVD) 法制备氟化类金刚石(F-DLC)薄膜,并在Ar气中进行退火处理。利用椭偏仪、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仪(Raman)以及QS电桥对薄膜厚度、结构以及电学性质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退火温度为300 ℃时,薄膜很稳定;退火温度达到400 ℃时,大部分H从膜内逸出,C—...
通过硬度测试、电阻测试以及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不同冷变形量的AA3003合金在退火过程中析出与再结晶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300℃和500℃退火时均有大量第二相粒子析出;在300℃退火时,析出相优先在位错、亚晶界等点阵缺陷处形核,较大的冷轧变形量将导致更多的析出;而且在300℃退火时,析出发生在再结晶之前,导致再结晶晶粒粗大;而在500℃退火时,再结晶发生在析出之前,析出...
采用金相显微镜、电镜、慢应变拉伸、阳极极化及交流阻抗测试研究退火温度对淬火后冷轧5083铝合金耐蚀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冷轧后在100 ℃和150 ℃退火40 min的5083铝合金仍呈变形组织特征,在局部变形区呈现连续分布的β相(Mg5Al8),合金具有较强应力腐蚀敏感性和较弱的耐点蚀能力;在200 ℃和250 ℃退火40 min 后的合金,局部开始发生再结晶,但组织中仍包含由位错缠结而成的胞...
以RuCl3·xH2O的水溶液为电沉积溶液,通过恒流电沉积法在钽箔上电沉积一层RuO2·nH2O薄膜,研究退火温度对RuO2·nH2O薄膜的电容性能的影响;采用CHI660B电化学测试仪和循环伏安法对薄膜的电容性能进行测试;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电镜、能谱仪及X射线衍射仪对薄膜的形貌和微孔形态、薄膜元素及薄膜的物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未经退火处理的RuO2·nH2O薄膜的电容性能不稳定,在循环伏安法...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研究不同退火工艺处理铝箔在盐酸硫酸腐蚀体系中表面腐蚀发孔的均匀性和表面形貌特征,用二次离子质谱仪分析铝箔表面Fe,Si,Cu和Mg等微量元素沿深度方向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退火工艺可以改变铝箔微量元素的表面聚集形式,从而改变腐蚀发孔率和发孔均匀性;在500 ℃退火时,Cu元素在表面富集太少,表面腐蚀发孔不均匀;在575 ℃退火时,铝箔表面富集了足够的微量元素,发孔面积明显增...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显微硬度测试研究了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制备的超细晶铜在退火条件下的热稳定性和硬度变化, 同时利用扫描电镜电子通道衬度(SEM--ECC)技术和透射电镜(TEM)研究了超细晶铜在室温到300 ℃的温度范围内分别在单向压缩和循环变形后的微观结构变化. 结果表明: 超细晶铜即使在低于再结晶温度退火条件下也会以缓慢渐进的方式发生逐步的再结晶和晶粒粗化, 该结构软化过程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