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植物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植物学其他学科 生态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0.737 秒)
傅承新,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研究所,博士生导师,教授。曾任浙江大学野生动植物保护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10-2018),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2003-2018)、浙江省植物学会理事长(2002-2012),现任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理事(2002-)、浙江省植物学会名誉理事长(2012-)、SCI期刊Journal Syst. Evol.杂志副主编、编委(2008-)、中国植物学会...
郭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获内蒙古大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荷兰乌德勒支大学博士学位。1983年8月到植物所工作。现任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副主席、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北京生态学学会监事长、国家林业局第四届中国森林风景资源评价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专家委员、《植物生态学报》副主编、《广西植物》编委。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约50篇,参与编写了《中国植物区系与植被...
为配合“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极高海拔区综合科学考察,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的整体部署下,2022年4月14日至5月1日,由版纳植物园古生态研究组周浙昆研究员、苏涛研究员、刘佳助研等6人组成的古植物科考队,在定日县、聂拉木县、定结县、亚东县、以及吉隆县等珠峰及其周边地区,开展了为期18天的新生代沉积地层古植物与古环境野外科学...
在生物演化过程中,基因流常常扮演着消除特征性变异、维持遗传同质性,进而阻碍群体遗传分化的角色。以往研究认为,在具有高强度扩散潜力的类群中,遗传分化通常难以形成和维持的。然而,近年来不少研究表明,扩散能力强的类群也可以形成显著的群体遗传结构,但这种“扩散-基因流”悖论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蕨类植物在维管植物中占据着重要的演化地位,具有独特的生活史,孢子体和配子体均独立生活。蕨类可产生大量孢子,孢子能够...
2020年10月24-27日,“第二十届中国生态学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上海师范大学承办,上海市生态学学会协办。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仍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3000多位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
湖泊水体氮磷元素超标易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进而导致蓝藻水华而威胁水生生物多样性。疏浚能够清除沉积物中部分氮磷元素以降低水体中氮磷含量,有效缓解蓝藻水华,因而在改善湖泊水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疏浚缓解蓝藻水华背后的生态学机制研究仍需深入探究。
我国西南地区碳酸岩分布广泛,山脉纵横,地质情况复杂,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和青藏高原冷空气影响,形成了丰富独特、类型多样、成份复杂的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在扭转区域产业结构、维持生态建设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维护国家药用植物资源安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中基于文献资料和野外踏查,系统总结了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木本、藤本、草本主要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开发潜力,从资源状况、...
2019年3月24日下午,英国外交和联邦事物部首席科学顾问Carole Mundel教授等一行三人访问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CEPAMS(CAS-JIC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Plant and Microbial Science)中心。研究所所长韩斌院士、John Innes Centre(JIC)所长Dale Sanders教授、CEPA...
植物体的养分含量与计量特征驱动着包括初级生产力形成、物种竞争、植食作用等在内的诸多基础生态学过程。目前,国内外很多研究关注了植物养分含量和计量特征的空间动态。相比之下,我们对于植物养分的时间动态,尤其是其在全球变化情境下的年际间动态了解甚少。鉴于植物养分状态与生态系统碳固持、凋落物分解等生态系统过程的紧密关联,植物养分对于包括诸多全球变化因子在内的干扰因素响应的时间动态将会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时间稳定...
AP2/ERF (APETALA2/ethylene-responsive factor)是一类重要的且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转录因子超家族,是植物转录因子家族中成员最多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AP2/ERF 超家族在植物响应生物、非生物胁迫和调控植物组织器官发育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该家族一直是植物抗逆分子育种的理想候选基因。
2016年4月22日,辽宁省草地植物资源专项调查项目2016年度工作部署会议在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召开。来自沈阳农业大学、辽宁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栽培研究所、风沙地改良利用研究所以及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课题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共计2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项目首席王正文研究员召集并主持。
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是夹竹桃科罗布麻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盐碱荒地、沙漠边缘、河岸以及戈壁荒滩等环境。我国主产于西北、东北、华北和黄河流域,其中以新疆荒漠地区为最佳产地。罗布麻叶可以入药,也可加工成茶,具有降压、安神、抗抑郁等作用。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2013年硕士招生目录。
英国著名博物学家华莱士在他的热带考察旅行记中,曾经形象地把红树林描述为是海陆之间极其显要的“居民”,在许多热带和亚热带海岸线,红树林构成了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连接海陆过渡带(潮间带)的特有生物群系,其生态系统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潮间带的红树林也是底栖软体动物、有孔虫、介形虫、甲壳类的重要
化感作用是否在外来物种入侵中起协助作用,一直存有争议。“新武器假说”认为,外来植物通过产生新颖的化感物质来抑制本土植物生长,从而使自身占据优势。为探索化感作用在外来种入侵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开发利用可在自然界降解的植物源除草剂,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邵华博士对外来植物意大利苍耳的主要化感物质进行了分析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