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地质学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地质学其他学科 青藏高原相关记录20条 . 查询时间(0.213 秒)
2020年12月11日,2020年青藏高原地质研讨会在西藏拉萨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联合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等单位组织召开,包括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共有相关领域近200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参会。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队19日从兰州出发,开始对中巴公路喀什至红其拉莆口岸全长424公里范围进行为期15天科学考察。
青藏高原及周边山地储存了地球上除两极以外的大部分冰川资源,也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称为亚洲“水塔”。近年来,由于高原冰川的快速消融,其水汽的来源及影响因子等问题受到科学界的普遍关注。青藏高原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以及西昆仑发育有许多大型冰川(如慕士塔格-公格尔冰川等)。近十年到百年气象以及冰川记录研究显示,青藏高原西部的水汽来源主要受控于西风环流。然而,该区域较长时间尺度上(如千年、轨道...
2014年5月12日,Nature杂志以《比喜马拉雅更早的西藏山脉》(Tibet mountainous long before Himalayas)为题报道了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丁林研究员为首的研究组在国际地学刊物《地球与行星科学通信》(Earth Planet. Sci. Lett.)撰写文章的成果。该项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南部的冈底斯山在5500万年时已隆升到4500米,大大早于喜马拉雅达到...
素有地球“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一直是国际地学界最瞩目的研究热点。它是研究印度-欧亚大陆的壳幔响应、变形过程,地貌形成与资源及环境效应的独一无二的窗口,是我国地学研究中一块得天独厚的瑰宝。
2013年02月16日上午,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主持的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全球变化研究项目“中国西部大陆剥蚀风化与青藏高原隆升和全球变化的关系”( 2013CB956400)项目启动会在北京鸿翔大厦会议中心召开。
本文综合分析了青藏高原日土地区RT1剖面中介形类和孢粉种类组合的变化,结合三个光释光测年数据,探讨了该地区6510 a BP以来古环境、古气候的演变。分析表明:日土地区在全新世中期曾有一个温暖湿润期(6170~5540 a BP),之后气候环境频繁波动,逐渐趋向冷干,接近现代气候环境。43~30 ka BP期间在鲁玛江冬错和班公错之间的古泛湖解体后,日土地区因为地势低洼,而在当时成为一个封闭的水...
本文综合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400多个湖泊的水化学成分(Mg2+、Ca2+、Sr2+、Sr/Ca和Mg/Ca)与湖水盐度的相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随着湖水变化(不同采样时间和采样点以及蒸发实验)而产生的变化规律。认为:在青藏高原湖泊中, Mg2+与盐度具有较为稳定的正相关关系,而Ca2+、Sr2+、Sr/Ca以及Mg/Ca与盐度的相关性较弱且不稳定。而在特定的水化学类型的湖泊中,碳酸盐型湖泊的Mg2+...
采用LA-ICP-MS 和MC-ICP-MS 锆石微区原位U-Pb 测年, 在北羌塘昌都地块宁多岩群 变质碎屑岩中发现3981±9 Ma 碎屑锆石. 这是迄今在羌塘地区获得的最古老年龄记录, 也是 我国境内发现的年龄大于3.9 Ga 的第3 颗锆石. ~4.0 Ga 碎屑锆石的发现为寻找冥古宙地壳物 质提供了新的线索. 100 个测试点还获得3.51~3.13 Ga 碎屑锆石年龄和~2440, ~...
罗天祥,男,2004年5月至今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创新基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目前在研课题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土壤低温阈值对高山林线的指示意义(2007-2009,40671069)”,参加国家“973”计划项目“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并负责其中子课题“色齐拉山森林垂直带水碳耦合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2005-2010,2005CB422005)”...
张凡,女,研究员。2009年9月-至今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方向:水资源与数值模拟。社会任职:学术期刊副主编,学术期刊评审,美国地球物理学联合会 (AGU) 会员,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 环境与水资源分会(EWRI)会员。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专利。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2003年发表论文。
目前,青藏高原生长过程或机制的模式参考的地质记录主要来自高原南部和中部,而来自高原北部的记录甚少。青藏高原北部沉积物中所蕴含的造山带构造抬升和变形的时间记录,无疑为验证已有的高原抬升过程和机制的模式,或发展新的模式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北部的大红沟剖面所含有的巨厚新生代沉积序列为上述研究目的提供了良好的材料。
近日,由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下属青海煤炭地质局105勘探队、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勘探技术研究所联合承担的“ 祁连山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DK-1科学钻探试验孔”取得重大突破,在海拔4100多米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